跳到主要內容

[職場]組織中的「頂尖人才」怎麼找?主管看人要注意的 5 件事。


  近年來,企業都願意投入大量資源在辨識與培育高潛力人才上,畢竟這批人是企業最重要的資產,更是企業永保競爭力的關鍵。如何留住高潛力人才,並使其能充分發揮潛能,扮演好接班人的角色,更是企業基業常青的基礎。

  所謂的高潛力人才,通常是企業中頂尖 3%~5% 的優秀人才,值得企業長期培養。這些優秀人才,始終表現得比同儕優秀,他們除了能創造出卓越水準的績效,在行為上也反映出公司的文化與價值。此外,他們還表現出可在企業內的成長與成功的強大能力,而且比同儕更快速有效。

  一般而言,企業會透過不同的方式來辨識高潛力人才,包括各種客觀的測評工具、多年績效評估的數據、遴選委員會的評選、和直屬主管的推薦等方式。不認為可找出一個所有企業都通用的最佳方式;不同的組織文化、組織特性會適合不同的辨識人才模式,最終的關鍵仍在於高階領導團隊對這些高潛力人才的認可和接受度。畢竟若高階領導團隊不認同、不買單,再客觀的工具和標準都沒用。

  但無論如何,在辨識高潛力人才的過程中,人力資源部門的負責人員仍要謹慎思考幾件事情。

  1. 降低「向上管理」對辨識人才造成的干擾。

  員工經常會抱怨的一件事,就是能夠進入高潛力人才資料庫的人,往往都是向上管理做得好的人,而不是真正優秀的人才。

  當然,不可否認的,向上管理絕對是一個好的人才需要具備的能力。但另一方面,當其他員工發覺進入高潛力人才資料庫的人,不是大家認可優秀的人才,而是可以跟上司維持良好關係的人,或經營與上司關係比績效重要的時候,將會對高潛力資料庫名單的公信力產生很大的影響,誘發優秀員工改變其行為方式,或因不滿這種文化而導致離職。

  2. 現在績效好的人,不等於未來也能有好的表現。

  辨識高潛力人才時,過去績效的表現一定是個重要的指標。大部分企業辨識人才的方式,通常是用現在的能力和現在的績效來預測未來的表現,往往很容易忽略未來的能力有多重要。

  面對劇烈改變的高科技環境時,企業的員工需要新的能力與思維。另一方面,未來的商業模式或許是個嶄新的模式,未來的環境也是個全新的環境,企業很可能需要破壞性的創新,不能單純從現在的績效指標,去預測員工未來表現。

  因此,員工是否具有未來的能力與思維來面對未來的環境,才是潛力評估的關鍵指標。所以在遴選高潛力人才之前,企業應對自己未來發展的方向,有明確的目標與策略,這樣才能正確辨識出真正的高潛力人才。

  3. 遴選與企業核心價值觀契合的人。

  美國奇異(GE)公司已經將組織價值觀的契合度(value fit)列入篩選高潛力人才的重要指標。一個再怎麼優秀的人,若與組織的價值觀不能契合的話,是不會被列入高潛力人才資料庫的。因為這批人很可能會因價值理念的不同,對組織造成傷害,未來也相對容易離開公司。

  企業的核心價值觀是核心競爭力所在,也是企業長期成功的基礎。企業要培養的核心人才,核心價值觀一定要與企業的價值觀相契合。

  4. 人才資料庫是高動態性的,要隨時依員工狀況、策略調整。

  現在被列為高潛力人才的員工不等於企業永遠要培養的高潛力人才,資料庫需年年更新,營造一個良性競爭,大家一起向上提升的氛圍。不要讓在資料庫中的員工自大自滿,以接班人自居,更要給有企圖心但尚未成熟的員工有加倍努力的目標與機會,這樣才會形成良性的競爭文化,企業也才會有源源不絕的人才。

  如何透過培訓、專案、輪調、甚至對外招募發掘更多優秀人才,也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者的更大挑戰。畢竟,優秀的人才是不嫌多的。

  5. 考量 3 層面選才因素,評核真正優質的人才。

  個人專業:包含個人是否具備未來的專業技術、知識、與能力,加上未來績效的潛在表現,與經驗的累積與應用程度。

  個人特質:評估個人是否符合企業未來發展的職能與組織價值的契合度。

  個人態度:包含員工對工作的投入度(job engagement)、心態成熟度

  另外一個是認為不可忽略,是人際互動能力。畢竟,再怎麼優秀的人才,沒有基本的人際互動能力很難在組織中生存,更難成為一個好的團隊成員。

  人才梯隊的建立與高潛力人才的培育需要企業管理制度的全力配合。完善的生涯發展制度、良好的工作氛圍、給予挑戰性的工作、持續的學習機會、具競爭力的薪酬、好的工作教導與主管,都是留住優秀人才的關鍵因素。企業不缺人,但企業缺的是優秀人才。辨識優秀人才,培育優秀人才,留住優秀人才都是現在企業最重要的工作;而辨識優秀人才是這一切的基礎。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動畫]《航海王》女帝實力多強?一腳把自己從七武海最末,踢進了前三。

  《航海王》中的海賊女帝波雅漢庫克,集實力、美貌與地位為一身的強大女人,前海軍元帥戰國有一句話評價女帝,戰國說「那個女人很強!」   這句話是在頂上戰爭之前,海軍強制召集七武海,女帝終於響應召集的時候,手下傳回總部戰國知道消息後的評價。讓海軍元帥松一口氣,認為是一個很大的援軍或者說戰力,給出這麼高的評價,足以證明女帝的實力!   女帝在頂上戰爭中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的,全程摸魚,抽空就幫路飛……   可是各種特別篇卻無限削弱女帝的實力,女帝在特別篇中的實力可能懸賞都過不了億,單純就是賣賣肉,襯托襯托路飛,讓路飛英雄救美。   特別篇「最強的賞金獵人西德爾」女帝第一集的魅力值和實力都被無限削弱,特別是特別篇的第一集,堂堂七武海竟然淪落到無數次四次落入險境,被路飛搭救,對面只是一幫背著水槍的雜兵,也能抗拒女帝全果的魅力……   本身女帝身為女子之身,也沒有對戰過同等級的強者,再加上特別篇還要拉出來賣肉吸引人氣,所以自然而然很多人就會先入為主的有女帝七武海最弱的想法!   最新劇場版狂熱行動,終於讓女帝火力全開了一次,這才讓觀眾見識到了女帝展現出完整實力有多強……   三番五次的看到路飛被巴雷特打飛,女帝再也忍不了,變身護夫狂魔,實力毫無保留的全開。   而女帝的一腳,成為了影片的亮點,女帝的一腳飛踢,蹬得全身覆蓋了武裝色霸氣龐大身軀的巴雷特殘渣橫飛……   從畫面效果也能看出這一腳威力有多恐怖,如此龐大的巴雷特仿佛被火車撞了一樣。   可惜巴雷特的武裝色霸氣實在太過強大,女帝不能破防,如果沒有武裝色的話,女帝肯定能把巴雷特攔腰踢斷……公公卡普拿山峰練拳法,孫媳婦漢庫克可以拿山峰練腿功。   女帝的實力可以說沒有短板,九蛇的霸氣本就先進,女帝的體術又這麼強大,再配合上與女帝相輔相成的果實能力,你以為女帝是個依靠果實能力的魅惑法師……?其實女帝是個喜歡用體術近戰的暴力分子!   女帝的這一腳,把自己從原本人以為的七武海最末,踢到了七武海靠前的地位。七武海中鷹眼大熊是毫無爭議的前二,這個第三是明哥,還是甚平亦或是女帝,都有可能,誰也排不出來,個人還是覺得女帝可以爭一爭這個第三。至少女帝實力可以排在七武海中上遊了。

[動畫]《一拳超人》第三季動畫的埼玉英雄視覺圖、特報影片、製作團隊和聲優情報公開。

  以 ONE 與村田雄介所創作的超級英雄題材動作漫畫《一拳超人》為原作,第三季電視動畫公開了主角埼玉視覺圖、特報宣傳影片、製作團隊和聲優陣容等情報。   《一拳超人》電視動畫第一季由 MADHOUSE 製作,於 2015 年 10 月開播;第二季改由 J.C.STAFF 製作,於 2019 年 4 月開播。2022 年 8 月宣布動畫第三季製作消息。目前已知第三季店是動畫將與第二季同樣由 J.C.STAFF 擔綱製作。   由 ONE 擔任原作、村田雄介負責作畫的漫畫作品《一拳超人》,描述就職過程中找不到出路的主角「埼玉」,遭遇到要奪走一位少年生命的螃蟹異變人後,回憶起年少年時「想要成為英雄」的想法,於是奮起戰鬥並救下了少年。重拾對於成為英雄的志向後,埼玉苦練了三年、以掉光所有頭髮為代價,化身成毫無弱點的超級英雄,只需一拳便能輕鬆地擊敗怪獸。之後他與弟子傑諾斯一起加入了英雄協會,開始了與眾多英雄對抗各種怪物的生活。

[財經]仁寶大力押寶醫療「賣一台、賺一台」!繼續拚非 PC:目標營收破 6 成

  仁寶電腦於 1 日舉行法說會,2023 年全年度營收為新台幣 9467.15 億元、年減 12%,主要受到 PC 出貨量下降的影響。仁寶總經理翁宗斌表示,上半年因為景氣影響,PC 產業較去年同期下滑,但下半年可以期待 AI PC 的新應用帶動整體 PC 成長,仁寶也預計在今年 6 月出貨 AI PC 相關產品。   仁寶 PC 去年的出貨量為 3,400 萬台,比前一年 3,900 萬台少了 13%,但符合先前提供的全年度的展望。PC 的營收貢獻是 69%、非 PC 是 31%,全年毛利率都較前一年度增加,主要原因為產品組合的持續改善和效率提升。   「今年重點放在產品的獲利毛利率以及轉型:車電、伺服器以及醫療的新產品轉型來提高獲利。 未來希望在 3 年內把 PC 占比降到 40%、非 PC 是 60%。 」翁宗斌說。   關於伺服器和車電市場的發展預估,翁宗斌表示,伺服器營收每年都有 30~40% 的成長,而 AI 伺服器比重相對去年會更高,客戶需求量至少會超過 2 成,「NVIDIA 的架構除了 GPU 之外,也有推出 AI 伺服器,而仁寶也有參與 AI 伺服器需求供應。」   另外在非 PC 新產品的毛利率貢獻中,醫療相關產品的毛利率相對高,「幾乎是賣一台、賺一台」,翁宗斌說。此外,仁寶於 2 月底參與巴塞隆納移動通訊展(MWC),展出衛星物聯網解決方案,主要以地端的接收站為主進行技術開發。   針對全球設廠的布局, 仁寶主要製造基地還是在中國,產能約在 70~80% ,會配合客戶的需求評估在不同的地區設廠。也因此,數位化和自動化管理系統非常重要,可以解決在不同國家需要適應當地文化的問題。   而伺服器的生產於泰國、越南和中國都有製造,外傳戴爾也有計畫去泰國設廠,法人詢問是否仁寶也會跟進,翁宗斌則回應,「看戴爾願意給我們多少單,我們就多幫它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