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年初,旅遊體驗預訂平台 KKday 帶了一個部落客去東京踩點米其林餐廳。該名部落客也相當認真,直播、文章、Facebook 粉絲團、Instagram 貼文樣樣來,為 KKday 帶來不少流量。經由她介紹的餐廳也都變得相當搶手,一位難求。
「但她那個月的分潤拿不到5,000元,」KKday 營銷長黃昭瑛說,「這樣子的合作好像不太公平。」
帶來高流量,卻拿到不成比例分潤的原因,是因大部分部落客參與分潤的計算方式都採用「最終點擊(Last Click)」模式,也就是訂單成立前的最後一個接觸點(點擊) 拿走全部的功勞。
以上述的案例來說,該名部落客的確帶來許多流量,但消費者可能看過之後,查詢了其他攻略,並沒有直接下單;又或者選擇在有現金回饋、點數回饋的平台結帳。只要跳離部落客的網站頁面,就不會給部落客任何功勞,分潤自然很低。
「但這些『助攻』真的對訂單沒有幫助嗎?」黃昭瑛抱著疑惑,召集數據、工程、行銷團隊進行討論,想找出更貼近現實的轉換計算方式。在受到 Google 廣告的啟發後,KKday 自行開發出數據驅動歸因系統(Data Driven Attribution,以下簡稱 DDA 系統),用來取代「最終點擊」的記功方式。
DDA 系統透過追蹤每一筆訂單的消費者旅程(Consumer Journey),將旅程分成頭、中、尾三部分,頭為獲客、尾為結帳,各分得 40% 的功勞,中間的歷程則共同平分剩下的 20%,更真實地反應訂單成立的功勞。「 消費者看了哪些商品、每一個點擊轉換、做了什麼搜尋、有哪些動作通通會記錄下來。 」KKday 的資料科學家沈政哲說。
根據 KKday 後台數據顯示,消費者在平均 7 個點擊(廣告、部落格、自產內容)後才會完成購買,因此 KKday 將 DDA 系統的區間設定為22個節點(包含頭、尾)在內,已能涵蓋大部分有貢獻的來源。「最困難的地方在膨脹的數據量,過去最終點擊只需記錄一筆,現在則要記錄 7 倍以上的資料量。」負責開發 DDA 系統的高級行銷工程師簡上哲說。
舉例來說,消費者想要去泰國體驗水上市集,可能會先查詢資料、找攻略文、比較價格,最後才完成購買。除了獲客與結帳分得共 80% 的功勞外,中間的內容不管是部落客的業配或是 KKday 內容團隊自行產出的內容,則分得剩下 20% 的功勞。
「只看最終點擊的方式已經過時了。」黃昭瑛也相當坦然地認為自己過去倚重的指標並不符合現況,她認為 DDA 系統主要能對 KKday 帶來兩方面協助:一是更有信心加大投資內容行銷,包含自有內容與外部合作;二是重新調整廣告預算的分配,捨棄過去因恐懼不敢不下的廣告。(最終點擊不是唯一!Facebook 打造廣告投放新衡量標準)
「採用 DDA 系統來記功後,發現與最終點擊的誤差相當大。」黃昭瑛說。比較嚴重的是部落客功勞被長期低估,誤差最大可以到達 40%,意即原本以為部落客只帶來 100 美元,其實是 140 美元。
從消費者旅程來看,部落客常常負責把大量的消費者導進訂單、中間還透過部落格的文章助攻,但最後因為結帳不在其站上,所以功勞為零。
對 KKday 來說,需要維持長期與部落客們的關係,畢竟部落客與策略聯盟夥伴,是帶來3成以上營收的貢獻來源,「所以我認為好好分潤也是應該的,畢竟他們是真的帶單來了。」黃昭瑛說,她不擔心 DDA 系統提高分潤的成本,反倒希望能還原每個合作對象真正的價值。如返利型網站,透過贈送點數、現金回饋吸引消費者結帳,自然是最終點擊記功方式下的得利者。現在 KKday 也會將 DDA 系統所觀察到的數據提供給返利型網站,儘管沒有講明,對返利型網站的「提醒」意味十足。
在還原內容的真正貢獻後,KKday 的內容團隊也能夠訂下、達成更明確的 KPI,「內容團隊也敢跟我說要出差,因為他們對於出差費換來的貢獻也更有依據。」黃昭瑛說,「我也更有信心地添加內容團隊的人手」。
有趣的是,KKday 加重投資內容團隊,也包含 AI 編輯的開發。黃昭瑛將內容行銷分為三個層次:暢銷書、長賣書以及教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