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公司正以 AI 之名,行人工之實?在 AI 落地大潮下,誰有真本事,誰只會玩概念,已經開始顯現出來。
日前《華爾街日報》就曝光了一家海外偽 AI 明星公司 Engineer.ai。
這家總部設在美國洛杉磯和英國倫敦的公司,一直以來都聲稱,使用 AI 技術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 App 的自動化開發。
依靠這一故事,它獲得了 2,950 萬美元(約 8.85 億台幣)投資,包括孫正義軟銀旗下專注投 AI 的 Deepcore 基金,也是其股東。
然而諷刺的是,Engineer.ai 的真實業務開展中,並沒有使用 AI,用的是來自印度的工程師冒充 AI。
Engineer.ai 成立於 2016 年,聲稱要打造一個平台,將 AI,設計師團隊和開發者團隊結合在一起,構建定制化的數字產品。
2017 年,Engineer.ai 推出首款 AI 平台產品 Buider V1。
官方介紹,使用 Builder,無需具備任何技術,只要你有想法,就可以創建一個新的 App 項目,速度是現在開發流程的 2 倍,成本只需 1/3。
Engineer.ai 表示,借助內置的人類輔助 AI Natasha,就能實現移動 App 的自動化開發。
只需要大約一個小時,能幫助客戶從零開始完成 80% 的 App 開發任務。
這一故事,引起了不少風投機構的興趣。
在 2018 年 11 月,Engineer.ai 籌集了 2,950 萬美元(約 8.85 億台幣)的 A 輪投資。在當時,這是歐洲數額最大的 A 輪融資之一。
投資方,是蘇黎世的風投公司 Lakestar 和新加坡的 Jungle Ventures,以及軟銀旗下的 DeepCore。
該公司的創始人 Sachin Dev Duggal 在一份聲明中表示:
有了 Engineer.ai,每個人都可以在不學習程式語言的情況下實現新想法。
就在被《華爾街日報》曝光之前,Engineer.ai 還在網站上發表部落格文章說,自己家的機器能構建一個 App 60% 的部分,其餘部分則由人類完成,但具體細節涉及商業秘密,他們拒絕詳細說明。
但現在,這個靈感和產品之間的「AI 橋梁」卻被曝出沒有 AI,只有人工。
《華爾街日報》以及這家公司的數位前員工和現任員工表示,Engineer.ai 根本不使用 AI 匯編程式碼,背後實際上是來自印度和其他地方的工程師在完成大部分的工作。
直到過去兩個月里,Engineer.ai 才開始研發自動化應用程式構建所需的技術,想真正用上 AI 還得一年多的時間。
在今年 2 月,Engineer.ai 也遭到了起訴,直指其誇大了自身 AI 實力,以獲取投資。
起訴者不是外人,就是其前任首席商務官 Robert Holdheim。
根據 Holdheim 的說法,創始人 Duggal 告訴投資人,Engineer.ai 已經完成了 80% 的 AI 工具開發,但實際上,他幾乎就沒開始。
就算在這樣的模式下,這家公司還是在 2018 年獲得了 2,310 萬美元(約 6.93 億台幣)的收入,65% 來自於印度。
在 2018 年底完成融資的時候,Engineer.ai 也表示,2019 年將實現 4,500 萬美元(約 13.5 億台幣)的收入,並預計印度的貢獻將達到 3,500 萬美元(約 10.5 億台幣)。
Engineer.ai 方面表示,他們「非常清楚自己做了什麼」,並強調公司採用的技術準確來說是「人類輔助 AI」。
而軟銀,並沒有給出回應。
那麼,Engineer.ai 是個案嗎?
當我們把鏡頭往上拉升,縱觀整個 AI 產業,或許牽涉面不窄。
為什麼眾多 AI 中,有一堆「假貨」?
今年 3 月份,風投公司 MMC 發佈報告表示,在 歐洲有 40% 左右的創業公司 ,都是假 AI 公司。
它們在報告中指出,沒有任何證據能夠表明它們使用了 AI,而只要打上 AI 標籤,吸引的資金要多 15-50%。
這些所謂的 AI,和 Engineer.ai 一樣,只存在於論文中、Demo 中、產品的介紹中。
為什麼?因為落地太骨感了。
就算 Google、Facebook 這樣的 AI 重鎮,也遭遇著這樣的情況。
今年 5 月份,《紐約時報》報導稱,Google 能夠自動打電話的 AI,被稱讚通過圖靈測試的 Duplex,背後有真人在偽裝。
使用 Duplex 成功預訂 4 次餐廳中,有 3 次源於 Duplex 背後的人工。
而在之前,打電話 AI Duplex 背後還有人類呼叫中心這件事,Google 之前從未披露過。
甚至一直以來,Google 展現的姿態,都是完 全 AI,完全自動化,完全不需要人類。
只是之前官方部落格里,有雲淡風輕提到過,機器能夠自主完成大部分任務,並識別自己無法處理的情況,然後讓人類來處理。
但現實呢?這項技術還很年輕、使用有限。目前 Google 仍在使用人工呼叫來幫助獲取數據、訓練 AI。
有 Google 鐵桿支持者認為,Google 這樣謹慎而不激進地引入 Duplex,是明智的。
但炫酷的 Demo 和尷尬的現實對比下,無疑是一記耳光。
還有一些公司,遭遇落地骨感的過程中,也是方法頻出。
比如美國的一家自動駕駛貨運公司 Starsky Robotics,核心目標和所有的無人駕駛公司一樣,致力於讓卡車自動駕駛。
2018 年 2 月,這家公司將無人卡車開上了佛羅里達州的公路上,完成了一次長達 7 英里的無人駕駛。
成立 3 年以來,已經從 Y Combinator、Sam Altman 等投資方獲取了 2,170 萬美元資金(約 6.51 億台幣)。單從投資方和融資額度上來看,也算是一個有潛力的公司。
但科技網站 TechCrunch 報導稱,這家成立 3 年多的公司,只有 3 輛無人卡車,普通卡車則有 36 輛。
有一半的員工,都在致力於運營有人類司機驅動的卡車運輸服務,這項服務已經開展了近兩年,為客戶運送了 2,200 多批貨物。
why?
因為需要普通卡車業務的反哺,需要數據,更需要收入。
Starsky 的 CEO 斯特凡·塞爾茨 – 阿克斯馬赫(Stefan Seltz-Axmacher)說,這是公司長遠發展的關鍵,他說:
如果沒有人類司機驅動的卡車運輸業務,Starsky 永遠不會擁有一個可運營或者盈利的無人卡車業務。
AI 真的充滿魔力嗎?其帶來的效益提升無法忽視,也能夠帶來變革。但這個過程中,會困難重重。
AI 公司是否將淪為「名過其實」一群企業?
現在,時間已是 2019 年,當我們談論 AI,一切都有了根本性的不同。
2016 年前後,AlphaGo 一鳴驚人以來,AI 靠著概念、願景和人才,囤積了大批資源和融資,享受著前所未有的估值發展體系。
但如今,落地、交貨和營收,甚至盈利,正在成為技術價值的最佳證明。
AI 願景依然美好,但現實前所未有骨感,行業也開始進入整合期。
一方面,從估值、市值到商業化能力,AI 和 AI 公司都在經受前所未有的考驗。價值被重估,行業理性回歸,商業模式大考,總之,一切重估。
另一方面,固有格局疆界開始動搖。
有公司與公司之間的邊界,視覺創業公司切入語音和晶片,晶片公司加碼軟體和演算法,語音交互企業攻入視覺領域,核心還是 AI,但不再有成規固土,邊界在不斷破立中重塑。
在競爭最激烈的領域,第一階段的戰爭甚至已經結束,曾經燦若群星的一眾 AI 新勢力,現在層次分明,甚至有公司已無力參與下一階段競爭。
還有行業與行業的邊界,技術公司通過 AI 線下落地,場景企業也在加持 AI 攻堅技術,都說 AI+,但新增紅利歸屬誰,最大紅利誰吃掉,勝負難分。
一個洗牌的時代已經來臨,深度泛濫、偽 AI 創業的公司難有未來。
一個新的時代也正在來臨,落地為王,技術價值轉換為商業價值的公司,一定是未來。
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