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大戰現實下,台灣是魚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其中一方,台灣經濟部最近宣布年初以來已批准創紀錄的 146 家公司回台投資,帶來 200 億美元投資承諾和 5.3 萬個就業機會,且這種回流趨勢正在加速,但日經新聞分析指出,台灣要做中美戰火下的贏家,還有很多挑戰尚待克服。
在中美貿易戰火造成的一片哀號聲中,台灣似乎一反常態的熱絡,Google、Microsoft、IBM 在 2018 年宣布將在台灣增加新技術研發人員的計劃。上個月英特爾表示,它將在台灣進行更多投資,以與台灣硬體製造商更緊密的合作。許多台廠也紛紛減少中國投資,將生產部分轉移回台灣。
美國台灣商業委員會副主席 Lotta Danielsson 在日經新聞 (Nikkei Asian Review) 刊文指出,為鼓勵台商回流,台灣政府推出幾項激勵措施,包括稅收援助、就業補貼、獲得工業用地的優惠折扣和優惠的銀行貸款。但她認為,台灣要真正利用全球供應鏈的新現實,必須對商業環境做進一步的改變以鼓勵創新。
Danielsson 提到其中一個主要挑戰是減少人才流失,她說台灣許多最好最聰明的人已經不願留在島上,台灣政府希望每年要培養 1 萬名電腦科學家和資訊系統經營人才,如果這些畢業生不進入台灣勞動力市場,台灣等於只是在揮霍教育資源。此外,她還提到一個健康的業務生態系統非常需要行銷和銷售、人力資源和營運人才,台灣應該注意這樣的政策可能會忽略非工程學科的教育。
台灣還要改變企業文化,Danielsson 認為這方面對創新導向的轉變是關鍵一步。台灣企業必須培養和獎勵創新思維,企業內各個級別的員工必須具有面對一次又一次失敗的能力,對新思想具有廣泛的開放性,並且願意從錯誤中吸取教訓。
人才之外,企業繁瑣的官僚主義也是一道阻礙。即使在去年台灣修改《公司法》建立更好的創業環境,台灣仍應繼續改善企業治理規則,消除繁瑣的官僚主義,並降低創辦新公司或在台灣投資的成本。台灣還要加快修訂適用於新技術的法規,例如自動駕駛汽車規範和無人機許可。台灣必須繼續放寬法條,朝不那麼僵化的官僚主義邁進,提升敏捷性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全球技術環境。
此外,美國許多成功的創辦人往往是連環企業家。為了鼓勵良性循環,台灣應該考慮簡化對首次公開發行、合併和收購的規定。
最後她提到台灣在發電方面仍然存在問題、對製造業的重視帶來環境問題、勞動力庫可能仍然太淺、對新創公司而言,島嶼本身市場太小,無法實現可擴展的增長等等。
要利用這次的全球貿易戰火重新啟動經濟發展引擎,台灣不只要那些老牌企業投資,還要能同時吸引成長中的新創公司。台灣有很好的技術資源,但要實現創新驅動未來的目標,成為亞洲矽谷,眼前還有很多挑戰要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