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行銷]廣告、文案重複使用不行嗎?拆解行銷人都懂卻常做錯的「重複策略」。


  從去年 6 月世界杯開始,重複性廣告就一直被討論,更多的是被厭煩。

  被大家罵的這些廣告,通常只是重複產品名稱,重複廣告語或品牌定位,以吶喊或奇葩的方式,引起消費者的關注。

  無聊的,簡單的重複,是對消費者的侮辱,廣告不是這麼拍的。

  重複是傳播的本質。所以問題並不是要不要重複,而是重複什麼,如何重複,以及重複的目的是什麼。

  一年之後,我們重新聊聊重複這件事,重複可以是藝術的,是高級審美的,重複是個好策略。

  最近與行業內的人交流,得出的結論是甲方不缺錢,缺策略(但又不願意為策略付費)。缺策略的後果是,沒有長期目標,沒有指導思想,只能被動做一些分內的事情,比如新產品上市,比如節日行銷,比如公關活動等等,基本都是工作趕人,而不是人規劃工作。


  只有當你策略篤定時,錢花著才踏實,才敢花錢。以前經濟形勢好,大家都有錢,可做可不做的事情就可以做,試錯機會和創新機會都比較多,所以不管甲方乙方,日子過的都不錯。現在經濟形勢不好,可做可不做的就不做了,試錯與創新就比較謹慎,行銷預算就會收緊。


  所以,在經濟環境不好,行銷難做的時候,策略的價值就會顯現出來,產出策略是為了引導做正確的事情,正確的策略讓目標清晰,出手篤定。做行銷的最高境界是,揮金如土,手不抖心不跳。

  當下的品牌策略,理解應該是一個市場解決方案,不管是短期還是長期的。以前的品牌行銷是有邊界的,形式就那幾種,媒介就那幾個,在邊界內做事,基本都對。

  但今天的行銷是沒有邊界的,形式,內容,媒介都接近無限,這種情況下,策略應該是結果導向的,基於品牌願景設置目標,根據目標輸出市場解決方案,根據市場解決方案配置資源與人員構架。


  每個行業,每個品牌的策略都不盡相同,每個解決方案可能千奇百怪,可能看著不像做行銷的,這都屬於正常現象,要理解,要突破。

  比如一個 TO B 品牌的市場解決方案,可能是找 300 位已婚婦女做銷售。比如美團擴張期間,它的市場解決方案是找來乾嘉偉,組織一個強大的地推團隊。比如淘寶天貓,是重新組織貨品,建立消費場景,可持續運營營銷活動。

  拍廣告,做傳播是基礎技能,要把品牌的本質問題挖掘出來,並找到相應的解決方案,然後才是如何做傳播的問題。

  接下來我們聊傳播的問題,不能理解重複的價值,就不會做傳播。首先要明確重複什麼,不是在單一媒體上重複單一話術,重複不是復讀機。內容和重複的形式可能都不一樣,重複的核心是策略,重複傳達策略核心,通過不同的內容,不同的維度,直到品牌策略核心與大眾達成共識。

  理解的重複在兩個維度上,一個是空間維度的重複。二是時間維度上的重複。我們一一來說。

  重複策略一:找到 TA 與一個「重點概念」。

  在某個時間切片上的空間重複,空間重複適合戰役型傳播,在短時間內塑造強認知。

  空間重複中有 2 個元素是固定且明確的,一是概念,就是你要重複的內容,可能是某個概念,可能僅僅是某個產品,可能是一句話,可能是某個功能點,內容元素要明確。

  二是用戶要明確,要對誰進行重複,某個具象可觸達的人群圈層。別說用戶是所有人,所有人都是目標就沒有目標了,必須要有具象的用戶群體。

  就拿 Boss 直聘來舉例,內容元素是「找工作直接跟老闆聊」,用戶是五環內白領群體,兩個元素都很明確。至少可以從幾個維度進行重複解讀,1、北上廣深核心商務區硬廣覆蓋(簡單直接但不能奇葩);2、朋友圈廣告,用品牌影片場景化解讀,可以是一些情景故事;3、大 V 背書,一些明星創業者或企業家入駐,證明確實可以直接跟老闆聊。甚至促成幾單超級 VIP(BAT 副總裁級別)的工作,直接跟老闆聊的事兒就做實了;4、最後上價值觀,職場奮鬥的故事什麼的。

  而最後 Boss 直聘選擇直接喊的方式,在一片罵聲中聲譽下降,高質量用戶基本不會選擇捆綁這樣一個品牌。

  所以,一場品牌戰役,在確定內容核心與用戶圈層之後,剩下的工作是在用戶的線上線下空間內,以不同形式與內容重複內容核心。

  重複策略二:創造品牌核心價值,不斷打進消費者生活。

  如果僅僅是一個賺錢的生意,不打算成就長期品牌的話,做好短期行銷保持盈利就可以了。但是如果還有點理想,希望成就一個長期品牌並得到用戶的尊重,那就需要聊聊品牌這件事了。

  品牌行銷一定是長期主義,短期品牌戰役需要流量需要轉化,那長期品牌建設,放在第一位的應該是品牌價值。Nike 重複了 30 年 just do it 嗎?重複的並不是這句話,而是運動精神,運動精神成為 Nike 的品牌信仰,這也是 Nike 的品牌價值。

  如何建立品牌長期主義,一個重要的概念是「品牌角色」,品牌在這個時代擔當怎樣的角色,大概也可以叫品牌使命。比如阿里巴巴說,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這句話說了十幾年,依然定義著阿里在當代的使命與角色。

  每一個度過創業階段活下來的公司,大概都有品牌社會角色。品牌營銷人員要做的是,把品牌角色提煉總結出來,可持續的與用戶溝通,在時間上重複塑造品牌角色,讓品牌角色成為社會空間中無可取代的一員,像一顆釘子一樣釘在大眾生活中。

  所以,時間上的重複,是塑造品牌角色的過程。你想象一本小說的主角,最開始介紹年齡樣貌性格出身背景等基本訊息,到通過經歷各種事情來豐滿角色,最後成就一個完整的角色。品牌也是如此,挖掘品牌角色,建立品牌基本調性,然後通過做不同的事情,重複加深品牌角色調性,最終使其品牌角色與大眾形成共識。

  重複策略三:別過度行銷產品,「精準戰略」才是關鍵。

  當我們看到一個品牌,鋪天蓋地都是廣告的時候,我們會天然的認為,這家公司就會做行銷,產品不一定好。當我們看到鉑爵旅拍在全中國的電梯間里的喊來喊去時,我們會想這個廣告費是要消費者承擔的吧。

  有一個品牌,行銷做的特別好,關鍵是大家都很喜歡他們的行銷,而且業內也熱衷於談論,但消費產品的時候,卻買了另一家。不知道你們會想起哪個品牌,其實有不少行業出現這種情況,行銷做的好,產品賣不動。

  行銷做的高調,長期行銷做的太高調之後,就會給消費者留下個印象,這個品牌只會做營銷,至於產品怎麼樣,那是另一回事。這個印象一旦形成,就很難扭轉過來,甚至會成為品牌負擔。

  最好的行銷是看不見的行銷,做行銷需要有公關思維,潤物細無聲的影響用戶,一切就像自然發生的那樣。在美劇《紙牌屋》S01E06 那一集,講了一個經典行銷案例,如何通過重複策略,將人為創造出來的概念,傳播為大眾共識。

  事件起源是教育法案引起的教師罷工,主角弗蘭克的目的是結束這場罷工,某天晚上弗蘭克家裡的窗戶被一塊磚頭打破了,是誰扔的大家並不知道,人也沒抓住。弗蘭克先是給他的記者情人打電話,讓她發一條推特「教師罷工第三周,教育法案負責人弗蘭克家中被磚頭襲擊」。然後與幕僚們討論傳播概念,最後定下用「無組織勞工」為傳播概念,將受人尊敬的教師,轉變為無組織勞工。接下是 CNN 的主播,國會議長, 時政評論員等等,各種人在不同場合重複使用「無組織勞工」一詞,這一波大規模重複之後,「無組織勞工」已經成為大眾共識,教師罷工失去輿論正義性,也就進行不下去了。

  借此,我們在品牌傳播中,傳播某個概念時,無需太刻意,公關思維做廣告或行銷,就是不留痕跡的將一個概念傳播給大眾,這需要戰略上的精准與戰術上的勤奮,才能實現不留痕跡。而現實是大家往往並不勤奮,就像電梯里那些重複廣告,非要那麼大聲,非要重複那麼多遍,生怕大家沒聽見。這樣真的不好。

  傳播的本質就是資訊的「重複」。

  做行銷的人,對抽象的理解力很重要,能夠把複雜的現象抽象為某個核心概念,再重新轉變為有邏輯的具象,就是品牌行銷人在處理的事情,或者說這是品牌策略人的必備技能。

  傳播的本質是訊息重複,但重複的核心並非形式上的強調,而是對核心訊息的不斷解讀。在空間上,將核心訊息以不同形式與內容融入不同空間,覆蓋給同一個圈層用戶。在時間上,針對核心訊息可持續的加深解讀,塑造品牌角色,使其品牌成為大眾生活中的釘子。

  只需要理解兩點,就能做好更高級的重複。一是品牌策略,目的是找到核心信息是什麼,不管是品牌角色還是產品差異化,通過品牌策略的梳理,找到我們需要重複傳播的核心信息。

  二是公關思維,目的是不著痕跡,不要讓大眾感受到你的高調與刻意。通俗點講就是,站在用戶的環境中換位思考,讓用戶關注你行銷內容中的產品與核心信息,而不是行銷本身。

  以上,重複是內核,不是形式。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娛樂]玩了多年的撲克牌,其實背後是結合工程、歷史、設計的大學問!

  全世界各地的人們都知道撲克牌,也都有和撲克牌打過交道,幾乎每個地方都宣稱撲克牌是自己的發明成果。中國人認為撲克牌最早起源於十二、十三世紀南宋時期傳出的中國的葉子戲(按照四季分為四種類別)。法國人則認為撲克牌是由塔羅牌演變而成,而英國人則表示自己是在所有經過認證的記錄資料中最早提到紙牌遊戲的國家。   現在,大家可能都知道怎樣玩「二十一點」或者是橋牌,但很少有人會靜下心來想一下,一副撲克牌其實是工程學、設計和歷史多方面融合而成的一個奇蹟。撲克牌不僅是一種休閒娛樂時的消遣工具,也是高額賭博和魔術技巧的練習和展示工具,不僅是一種數學概率模型,甚至有時候也會被當作貨幣或者是機密訊息的傳播媒介。   在這個過程中,撲克牌不同起源的獨特之處也展現了出來。撲克牌的名稱、顏色、標誌和設計根據不同的出處以及玩家不同的想法而發生變化。這一張張的圖形卡片不僅僅是玩具,或者是工具,他們更是展現不同習俗的一種文化印記:   有關撲克牌的誕生地一直眾說紛紜,外界也沒有達成一個確定的共識,但就像火藥、茶和瓷器這些發明一樣,幾乎可以肯定的是撲克牌也是起源於東方。國際撲克牌協會(IPCS)主席 Gejus Van Diggele 也表示:「學者們和歷史學家對撲克牌的確切起源存在分歧,但他們普遍認為撲克牌是由東方向西方進行擴散傳播的。」   中國唐朝時期有史料提到了一種紙牌遊戲,雖然這種遊戲更像是現在的多米諾骨牌,但專家認為這是有關紙牌最早的書面記載材料。歐洲 14 世紀末期的一些參考文獻曾提到一種「撒拉遜人(阿拉伯人的古稱)玩的遊戲」突然傳入歐洲,這表明紙牌不是來源於中國,而是來自阿拉伯半島。   此外,還有一種說法是,紙牌最早是由游牧民族從印度帶來的一種能夠預測命運的卡片,為紙牌的起源打上了更為久遠的一個印記。但無論是哪一種起源,應該都是有一定的商業契機促進了紙牌在遙遠的東方與歐洲之間的傳播,與此同時印刷技術的發展也加速了紙牌跨國界的生產和傳播。   在中世紀的歐洲,紙牌遊戲多是與喝酒、賭博還有其他的一些陋習聯繫在一起。由於紙牌遊戲傳播的廣泛性,以及它給當地所帶來的破壞性,當局決定禁止紙牌遊戲。歷史學家 Michael Dummett 在他的《塔羅牌遊戲》一書中提到了巴黎的一項法令,禁止公民在工作日玩紙牌。後來,紙牌遊戲被教會視為異端邪說,傳教士也紛紛遊說,認為「...

[動畫]《航海王》女帝實力多強?一腳把自己從七武海最末,踢進了前三。

  《航海王》中的海賊女帝波雅漢庫克,集實力、美貌與地位為一身的強大女人,前海軍元帥戰國有一句話評價女帝,戰國說「那個女人很強!」   這句話是在頂上戰爭之前,海軍強制召集七武海,女帝終於響應召集的時候,手下傳回總部戰國知道消息後的評價。讓海軍元帥松一口氣,認為是一個很大的援軍或者說戰力,給出這麼高的評價,足以證明女帝的實力!   女帝在頂上戰爭中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的,全程摸魚,抽空就幫路飛……   可是各種特別篇卻無限削弱女帝的實力,女帝在特別篇中的實力可能懸賞都過不了億,單純就是賣賣肉,襯托襯托路飛,讓路飛英雄救美。   特別篇「最強的賞金獵人西德爾」女帝第一集的魅力值和實力都被無限削弱,特別是特別篇的第一集,堂堂七武海竟然淪落到無數次四次落入險境,被路飛搭救,對面只是一幫背著水槍的雜兵,也能抗拒女帝全果的魅力……   本身女帝身為女子之身,也沒有對戰過同等級的強者,再加上特別篇還要拉出來賣肉吸引人氣,所以自然而然很多人就會先入為主的有女帝七武海最弱的想法!   最新劇場版狂熱行動,終於讓女帝火力全開了一次,這才讓觀眾見識到了女帝展現出完整實力有多強……   三番五次的看到路飛被巴雷特打飛,女帝再也忍不了,變身護夫狂魔,實力毫無保留的全開。   而女帝的一腳,成為了影片的亮點,女帝的一腳飛踢,蹬得全身覆蓋了武裝色霸氣龐大身軀的巴雷特殘渣橫飛……   從畫面效果也能看出這一腳威力有多恐怖,如此龐大的巴雷特仿佛被火車撞了一樣。   可惜巴雷特的武裝色霸氣實在太過強大,女帝不能破防,如果沒有武裝色的話,女帝肯定能把巴雷特攔腰踢斷……公公卡普拿山峰練拳法,孫媳婦漢庫克可以拿山峰練腿功。   女帝的實力可以說沒有短板,九蛇的霸氣本就先進,女帝的體術又這麼強大,再配合上與女帝相輔相成的果實能力,你以為女帝是個依靠果實能力的魅惑法師……?其實女帝是個喜歡用體術近戰的暴力分子!   女帝的這一腳,把自己從原本人以為的七武海最末,踢到了七武海靠前的地位。七武海中鷹眼大熊是毫無爭議的前二,這個第三是明哥,還是甚平亦或是女帝,都有可能,誰也排不出來,個人還是覺得女帝可以爭一爭這個第三。至少女帝實力可以排在七武海中上遊了。

[動畫]《一拳超人》第三季動畫的埼玉英雄視覺圖、特報影片、製作團隊和聲優情報公開。

  以 ONE 與村田雄介所創作的超級英雄題材動作漫畫《一拳超人》為原作,第三季電視動畫公開了主角埼玉視覺圖、特報宣傳影片、製作團隊和聲優陣容等情報。   《一拳超人》電視動畫第一季由 MADHOUSE 製作,於 2015 年 10 月開播;第二季改由 J.C.STAFF 製作,於 2019 年 4 月開播。2022 年 8 月宣布動畫第三季製作消息。目前已知第三季店是動畫將與第二季同樣由 J.C.STAFF 擔綱製作。   由 ONE 擔任原作、村田雄介負責作畫的漫畫作品《一拳超人》,描述就職過程中找不到出路的主角「埼玉」,遭遇到要奪走一位少年生命的螃蟹異變人後,回憶起年少年時「想要成為英雄」的想法,於是奮起戰鬥並救下了少年。重拾對於成為英雄的志向後,埼玉苦練了三年、以掉光所有頭髮為代價,化身成毫無弱點的超級英雄,只需一拳便能輕鬆地擊敗怪獸。之後他與弟子傑諾斯一起加入了英雄協會,開始了與眾多英雄對抗各種怪物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