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喜歡在Facebook、Youtube收看烘焙相關影片,像是美國 Buzz Feed 旗下的 Tasty,拍攝許多甜點的製作影片,畫面常以俯角的方式進行拍攝,搭配輕快明朗的音樂,光是短短幾分鐘就讓人餓到不行。
然而,當決定要嘗試烘焙,光準備材料就得花費大把時間,除了找到離家近的烘焙材料行,扛著沉重的雞蛋與麵粉,若是較特殊的器材,有時得跑數家,或到國外網站訂購才能買齊。
同為烘焙愛好者的陳鉅儒與劉羽恩,也曾在製作甜點的過程中備受「找材料」之苦。因此,決定創辦電商平台—「烘焙找材料」,讓烘焙愛好者不出門也能輕鬆採購器材。
陳鉅儒表示,平台主打有烘焙老師的專業把關,在選品上有三階段的嚴格篩選:首先,團隊中有一個專業的選品部門,每天都在看國內外的烘焙商品,看到覺得不錯的就會直接訂樣品供烘焙老師試用。
接著,團隊會將產品交由烘焙老師團隊測試,憑藉多年的教學經驗,能在反覆試用後,分享從專業角度出發最真實的產品心得;最後一步將商品拿到市場上做測試。除了將商品上架,也會提供給大學烘焙社團使用,並請使用者給予分數,如果評分過低將會下架該商品。陳鉅儒強調,在層層的把關之下,平台上的商品平均退貨率十分低,約在 1~2% 內。
在正式成立電商之前,陳鉅儒與劉羽恩即使認為市場存有痛點,但依然無法掌握市場規模及顧客意願。為了測試可行性,他們透過建立簡易的問卷,在 Facebook、PTT 等社群,藉由發文及投放廣告,釋出將有專門提供國內外烘焙器材的電商成立的訊息,並鼓勵使用者填寫 E-mail,以獲取第一手優惠資訊。經過調查,竟有數千人願意留下資料,確認消費者有需求後,他們便正式成立電商平台。
劉羽恩表示,事實上「烘焙找材料」成立初期,商品乏人問津,還曾經出現過訂單數掛蛋的情形。為了拯救慘況,他們投入臉書社團的經營,並邀請問卷填寫者加入 Facebook 社團,成為第一批會員。在研究許多烘焙相關的社團後,她發現大部分的社團都是使用者分享自己的成品或食譜。很少有人會分享如何挑麵粉、如何讓打發奶油保持蓬鬆等專業內容。
歷經一年多的用心經營,目前品牌旗下的「烘焙找材料購物社」和 「烘焙找材料粉絲俱樂部」兩個社團,分別擁有約 25,000、32,000 位成員。其中,35~45 歲熱愛烘焙的家庭主婦為活躍用戶,同時也是消費主力。
談到「導購」,烘焙找材料曾考慮使用「+1 導購系統」,但最後還是選擇以品牌官網的形式來販售。除了因為該系統沒辦法像網站能長久經營做好 SEO 外,陳鉅儒也表示, +1 的形式的確能帶動短期買氣,但他們更想在消費者心中深植品牌形象,且團隊也擔心如果未來臉書改變遊戲規則,可能降低社團的觸及率,影響經營成效。
成立至今約兩年,已轉虧為盈的烘焙找材料,成功培養出高黏著度、購買力的社群,看似順遂的他們初期為了取得原物料和器具的經銷權,其實吃了很多閉門羹。廠商還誤以為「烘焙找材料」只是網路賣家,不願意直接供貨給他們。
陳鉅儒表示,等到臉書社群累積到一定的人數後,不少廠商都主動找上門,甚至有許多廠家願意讓他們成為獨家代理的電商。
談到品牌的下一步,烘焙找材料打算應用「烘焙+」的商業模式,結合線上線下課程、烘焙教室,拓展品牌知名度。此外,也計劃推出不同的方案讓用戶選擇,建立像果物配的訂閱制,提供商品定期配送。劉羽恩進一步表示,打造自有產品,也是團隊未來的努力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