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行銷]跳脫平面!看Netflix、Johnnie Walker如何更「立體」地說故事。


  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品牌決定跳脫過去的2D畫面、單一視角,運用擴增實境(AR)和虛擬實境(VR)技術,讓廣告呈現出不一樣的面貌,也讓消費者更能參與其中。

  例如Netflix就運用Snapchat的品牌贊助濾鏡,結合實體和虛擬影像,將影集宣傳手法變得更活潑幽默,同時也提高消費者主動分享給社群好友的意願。而Johnnie Walker和AT&T則明白,有些道理講再多也沒用,因此採用VR 360技術,讓消費者親身走入廣告場景中,進一步傳遞出安全駕駛的訊息。此外,尼爾森和YuMe發布的調查顯示,消費者對於VR內容的接受度比傳統2D影音高出27%,同時也比360影音高出17%。由此可見,當感官效果越多元豐富,消費者的體驗也會更好。對於品牌想要傳遞的訊息,當然也會更自然而然地接受了。

  娛樂產業和影音廣告的結合再自然也不過,去年Netflix接二連三的嘗試,讓創意與科技不斷加乘,且在社群媒體上形成風潮。

  結合了歐美年輕人最愛的社交軟體Snapchat,串流影音龍頭Netflix不只顛覆了影視產業,現在就連數位行銷手法也積極邁大步向前走。去年開始,Netflix就推出一連串極具創意和社群討論聲量的行銷活動。

  首先,為了在法國宣傳自家影集,Netflix在巴黎設置了多面戶外看板。運用Snapchat的「換臉」濾鏡功能,來往行人只要用手機和看板自拍合照,就可以把自己的臉和Netflix原創影集《紙牌屋》(House of Cards)、《勁爆女子監獄》(Orange Is the New Black)、《毒梟》(Narcos)裡的角色對調,瞬間就能從默默無名的路人變身影集主角。不僅創造出荒謬搞笑的效果,也進一步達到社群擴散目的。

  回到家鄉美國,Netflix一樣沒閒著。去年10月,在新影集《吉爾莫女孩》(Gilmore Girls)播出前,Netflix再次和Snapchat合作,在1萬個紙杯上印了Snapcodes(Snapchat版本的QR Code),並且派送到全美共200家咖啡店。消費者拿到紙杯後,只要打開Snapchat,對著紙杯上的圖樣拍一張照,就可以在一小時內使用Snapchat的品牌贊助濾鏡。由於這次活動是為了推廣新影集,因此Netflix特別將影集裡的咖啡店招牌和一台烤麵包機放到濾鏡裡,結合虛實元素,讓消費者只要拍張照,就彷彿真的走進戲中。活動後統計,這款濾鏡的觀看次數高達88萬次,並且在一天之內觸及到超過50萬人。透過科技輔助,就算是簡單的創意,也能創造出加乘效果。

  有些話,說再多都沒用!Johnnie Walker用VR 360影像,讓你實際體驗車禍的可怕。

  喝酒不開車,這個道理人人都知道。但是如果你留意看看新聞,就會發現,酒駕車禍事件從來沒少過。如何才能有效倡導安全上路的觀念?既然光用說的沒有用,Johnnie Walker乾脆運用VR技術,讓消費者親身體驗車禍的可怕。

  在去年聖誕假期前夕,Johnnie Walker推出了一支名為〈選擇〉(Decisions)的VR 360影片。影片中共有三組人物,分別是一位剛拿到新工作的女性、三個正要去派對狂歡的好朋友,還有一對剛迎接新生兒的夫妻。

  在這支長度約四分半的影片中,消費者將會跟著三條不同的故事線前進,一邊膽顫心驚地迎向最終恐怖結局。最特別的是,相較於一般影音廣告,這支影片採用的是VR 360視角,讓消費者更能透過沉浸式效果,感受到生命無法挽回的遺憾。「隨著VR技術在消費者吸引力和實用性這兩方面的提升,我們相信,以VR對消費者說故事會是最理想的方式。」旗下擁有Johnnie Walker等多款酒類品牌的帝亞吉歐(Diageo)北美行銷暨創新長詹姆斯.湯普森(James Thompson)說。這支影片在YouTube推出後,已經累積超過100萬觀看次數,也有不少網友留言,分享自己的心得和經歷。

  美國電信商AT&T也運用過類似的敘事手法。為了提倡開車時不滑手機的觀念,AT&T曾推出一支360模擬影片。而且,為了讓效果更逼真,AT&T採用的是第一人稱視角,讓消費者彷彿化身廣告主角。在影片中,只見駕駛不時因為手機而分心,雖然前幾次運氣好,驚險閃避路人,但最後還是被一輛車攔腰撞上。這些影像雖然嚇人,但如果能減少悲劇發生的機會,就算是功勞一件。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動畫]《航海王》女帝實力多強?一腳把自己從七武海最末,踢進了前三。

  《航海王》中的海賊女帝波雅漢庫克,集實力、美貌與地位為一身的強大女人,前海軍元帥戰國有一句話評價女帝,戰國說「那個女人很強!」   這句話是在頂上戰爭之前,海軍強制召集七武海,女帝終於響應召集的時候,手下傳回總部戰國知道消息後的評價。讓海軍元帥松一口氣,認為是一個很大的援軍或者說戰力,給出這麼高的評價,足以證明女帝的實力!   女帝在頂上戰爭中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的,全程摸魚,抽空就幫路飛……   可是各種特別篇卻無限削弱女帝的實力,女帝在特別篇中的實力可能懸賞都過不了億,單純就是賣賣肉,襯托襯托路飛,讓路飛英雄救美。   特別篇「最強的賞金獵人西德爾」女帝第一集的魅力值和實力都被無限削弱,特別是特別篇的第一集,堂堂七武海竟然淪落到無數次四次落入險境,被路飛搭救,對面只是一幫背著水槍的雜兵,也能抗拒女帝全果的魅力……   本身女帝身為女子之身,也沒有對戰過同等級的強者,再加上特別篇還要拉出來賣肉吸引人氣,所以自然而然很多人就會先入為主的有女帝七武海最弱的想法!   最新劇場版狂熱行動,終於讓女帝火力全開了一次,這才讓觀眾見識到了女帝展現出完整實力有多強……   三番五次的看到路飛被巴雷特打飛,女帝再也忍不了,變身護夫狂魔,實力毫無保留的全開。   而女帝的一腳,成為了影片的亮點,女帝的一腳飛踢,蹬得全身覆蓋了武裝色霸氣龐大身軀的巴雷特殘渣橫飛……   從畫面效果也能看出這一腳威力有多恐怖,如此龐大的巴雷特仿佛被火車撞了一樣。   可惜巴雷特的武裝色霸氣實在太過強大,女帝不能破防,如果沒有武裝色的話,女帝肯定能把巴雷特攔腰踢斷……公公卡普拿山峰練拳法,孫媳婦漢庫克可以拿山峰練腿功。   女帝的實力可以說沒有短板,九蛇的霸氣本就先進,女帝的體術又這麼強大,再配合上與女帝相輔相成的果實能力,你以為女帝是個依靠果實能力的魅惑法師……?其實女帝是個喜歡用體術近戰的暴力分子!   女帝的這一腳,把自己從原本人以為的七武海最末,踢到了七武海靠前的地位。七武海中鷹眼大熊是毫無爭議的前二,這個第三是明哥,還是甚平亦或是女帝,都有可能,誰也排不出來,個人還是覺得女帝可以爭一爭這個第三。至少女帝實力可以排在七武海中上遊了。

[動畫]《一拳超人》第三季動畫的埼玉英雄視覺圖、特報影片、製作團隊和聲優情報公開。

  以 ONE 與村田雄介所創作的超級英雄題材動作漫畫《一拳超人》為原作,第三季電視動畫公開了主角埼玉視覺圖、特報宣傳影片、製作團隊和聲優陣容等情報。   《一拳超人》電視動畫第一季由 MADHOUSE 製作,於 2015 年 10 月開播;第二季改由 J.C.STAFF 製作,於 2019 年 4 月開播。2022 年 8 月宣布動畫第三季製作消息。目前已知第三季店是動畫將與第二季同樣由 J.C.STAFF 擔綱製作。   由 ONE 擔任原作、村田雄介負責作畫的漫畫作品《一拳超人》,描述就職過程中找不到出路的主角「埼玉」,遭遇到要奪走一位少年生命的螃蟹異變人後,回憶起年少年時「想要成為英雄」的想法,於是奮起戰鬥並救下了少年。重拾對於成為英雄的志向後,埼玉苦練了三年、以掉光所有頭髮為代價,化身成毫無弱點的超級英雄,只需一拳便能輕鬆地擊敗怪獸。之後他與弟子傑諾斯一起加入了英雄協會,開始了與眾多英雄對抗各種怪物的生活。

[財經]仁寶大力押寶醫療「賣一台、賺一台」!繼續拚非 PC:目標營收破 6 成

  仁寶電腦於 1 日舉行法說會,2023 年全年度營收為新台幣 9467.15 億元、年減 12%,主要受到 PC 出貨量下降的影響。仁寶總經理翁宗斌表示,上半年因為景氣影響,PC 產業較去年同期下滑,但下半年可以期待 AI PC 的新應用帶動整體 PC 成長,仁寶也預計在今年 6 月出貨 AI PC 相關產品。   仁寶 PC 去年的出貨量為 3,400 萬台,比前一年 3,900 萬台少了 13%,但符合先前提供的全年度的展望。PC 的營收貢獻是 69%、非 PC 是 31%,全年毛利率都較前一年度增加,主要原因為產品組合的持續改善和效率提升。   「今年重點放在產品的獲利毛利率以及轉型:車電、伺服器以及醫療的新產品轉型來提高獲利。 未來希望在 3 年內把 PC 占比降到 40%、非 PC 是 60%。 」翁宗斌說。   關於伺服器和車電市場的發展預估,翁宗斌表示,伺服器營收每年都有 30~40% 的成長,而 AI 伺服器比重相對去年會更高,客戶需求量至少會超過 2 成,「NVIDIA 的架構除了 GPU 之外,也有推出 AI 伺服器,而仁寶也有參與 AI 伺服器需求供應。」   另外在非 PC 新產品的毛利率貢獻中,醫療相關產品的毛利率相對高,「幾乎是賣一台、賺一台」,翁宗斌說。此外,仁寶於 2 月底參與巴塞隆納移動通訊展(MWC),展出衛星物聯網解決方案,主要以地端的接收站為主進行技術開發。   針對全球設廠的布局, 仁寶主要製造基地還是在中國,產能約在 70~80% ,會配合客戶的需求評估在不同的地區設廠。也因此,數位化和自動化管理系統非常重要,可以解決在不同國家需要適應當地文化的問題。   而伺服器的生產於泰國、越南和中國都有製造,外傳戴爾也有計畫去泰國設廠,法人詢問是否仁寶也會跟進,翁宗斌則回應,「看戴爾願意給我們多少單,我們就多幫它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