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還在用 3.5 磁片、Windows 2000!大慶證券拚轉型要如「修復古蹟」,讓阿嬤也懂理財。


  交易大廳比劃呼喊,交易員忙著接聽手邊響不停的電話。1980 年到 1990 前半期,是「台灣錢淹腳目」的年代,在國際熱錢大量擁入下,台股從 1986 年的 1,000 點,在短短不到四年內衝破一萬點,加權指數在 1990 年 2 月 12 日,更站上 12,682 點歷史高點。

  在那個台股漲翻天的年代,一張股票甚至能買到一棟房子,資深股迷回憶,當時電子下單還不普及,許多股友一早起床就會去「號子(證券公司營業廳)」報到,在電視牆前緊盯股價變化,一天的情緒也跟著漲跌波動。

  早起的股迷坐在號子最好的位置,晚到的人只能靠邊站,如果人太多,要下單時,還要把交易單掛在吊桿上,穿越人群遞給交易員。

  在電子下單不普及的年代,許多股迷一早起床就會去「號子(證券公司營業廳)」報到,在電視牆前緊盯股價變化。

  走進位於台北民生東路的大慶證券總部,大門口金紅配色的 Logo,號子內大片的電視牆,仍有零星資深股迷每天來看盤,轉個彎走進機房,懷舊的3.5磁片靜靜躺著,彷彿還能嗅到當年證券產業的繁榮盛景。

  30 年歷史的大慶證券是一家中型規模的傳統上櫃券商,1988 年由莊隆慶三兄弟共同經營,雖然名聲不響亮,甚至資深的財經記者也不見得熟悉,但靠著穩健樸實的經營風格,賺進數百億元,養活旗下 300 多名員工,更替不少客戶創造財富。

  隆慶在 2018 年因為財務糾紛請辭董事長職務,透過前富邦投信資深副總經理顧素華牽線,找來私募基金「亞洲價值資本」董事長,人稱 Hank 的黃谷涵以近 21 億元的價格,收購大慶證券 51.02% 股權接手經營。

  此時的大慶證券,就像是一棟歷史悠久的古蹟建築,需要修繕重建,黃谷涵希望將大慶又老又舊的形象撕掉,轉型成一家金融科技公司。於是,他開始組建自己的明星隊伍,要讓公司有全新的樣貌。

  這個決心很大,黃谷涵找來曾經四度擔任金曲獎視覺統籌的 JL Design 創辦人羅申駿,擔任品牌長;前英國政經生活風格雜誌《Monocle》 亞洲區副社長林崇發,擔任內容總監;曾創立新創 StorySense Computing 的沈育德,擔任科技長。

  「你願不願意跟他一起工作十年?」每次面試新人後,沈育德都會問部門主管這個問題。大慶證券不只要跟所有產業競爭頂尖科技人才,更要嚴格把關人才能否融入企業文化。

  沈育德今年(2020)七月開始正式加入大慶證券團隊,在此之前,他已經擔任了兩年大慶的獨立董事,從外部監督者,變成內部執行者,談起心情上的轉變,他說:「這感覺公司變得更像是自己的家人。」

  之所以會加入大慶,是因為沈育德跟黃谷涵本來就是多年好友,彼此價值理念相同,一直都希望可以一起共事,今年剛好結束在中國的工作,在疫情等因素下,因緣際會加入了大慶證券。在這之前,長年在科技圈的沈育德,對於金融領域並不熟悉,過去的投資,都跟自己的專業領域相關,以買美股科技類股為主,「我跟 Hank(指黃谷涵)都希望能替台灣做些什麼,無論是經濟角度、就業機會,甚至是一個產業的改變,這本來就是我創業家的性格。加入大慶只是給我們載體,作為實現這個想法的具體機會。」

  作為金融業的門外漢,剛進入大慶工作時,沈育德也曾有過許多不適應,他看到機房內放著許多磁碟片,甚至還在使用 Windows 2000 系統,「碰到許多管理層年紀跟我父母差不多,大家都是30年如一日過每一天。」

  如同修復一座日式老宅,沈育德認為轉型是盡可能保留本身的美、好的元素,並且強化結構,而不是暴力式的拆掉所有老舊的設備,蓋一座新穎的摩天大樓,「做創新時,必須去理解背後的脈略跟背景,不是看到磁片就把它扔掉,這個思維是不對的。」他不斷在思考金融與理財背後的本質是什麼?「我們必須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能夠往前走。」

  大慶證券科技長沈育德認為:「做創新時,必須去理解背後的脈略跟背景,不是看到磁片就把它扔掉,這個思維是不對的。」

  外界十分好奇,一家30年的老券商,把設計界、科技界優秀的人物都找來齊聚一堂,究竟想做什麼事情?

  沈育德形容,大慶證券還在打掃老屋的階段,把灰塵掃乾淨,老老實實畫出老屋架構圖,把基本功做好。廣招人才、帶入科技與設計的力量,是大慶證券做的第一件事情。

  舉例來說,大慶的 Facebook 頁面,開始貼出長篇的員工人物訪談,這些人都在大慶服務數十年的時間,對客戶十分了解,也是企業的靈魂,透過社群平台,讓外界認識這家老牌券商的溫度與專業;此外,固定出刊的投資雙月刊設計也大幅改版,營造新的品牌形象,不僅保留企業本身好的元素,也踏出了改變的第一步。

  目前證券線上交易比例以交超過 70%,每年都還在持續成長中,沈育德認為接下來不只是把官網做好、App 上線,商業模式也必須做出調整,「台灣整個金融業,接下來 10 年都會面臨很大改變。」

  過去金融業的經營型態,大多是鼓勵客戶多下單、多交易,這是因為,經濟手續費是券商主要的收入來源,賺到錢的投資人畢竟是少數,追根究柢,是對於金融知識的普遍不足,「我們不是追求短線交易的金融機構,我們追求長期主義價值。」

  沈育德認為,透過科技的力量,有機會將過去集中在少數人身上的金融知識,以更友善的方式傳播出去,因此大慶證券挑選了兩家分公司進行空間改裝,「電子化交易比例提高,客戶對實體空間需求轉變,這個空間會兼具金融教育的功能,希望重新定義與金融的關係。」

  沈育德認為,透過科技的力量,有機會將過去集中在少數人身上的金融知識,以更友善的方式傳播出去,因此大慶證券挑選了兩家分公司進行空間改裝。

  隨著產業經營型態的改變,券商必須發展出自己的金融商品,才能強化競爭力。對沈育德來說,他所認知的金融科技,是藉由科技的力量,讓人人都能享受高規格的資產管理服務。

  近期,大慶也推出了一款理財產品「債券+」,這是一款保本結構型商品,產品連結台灣股市大盤指數,只要在每月比價日,收盤指數落於 2000 點到 24000 點之間,就可獲得 3.0%~3.5% 預期年化收益率。

  「讓大家面對金融,不再感到恐懼或是不安全。」沈育德形容,過去買電腦需要先了解 CPU 是多少、RAM 是多少、硬碟是多少等問題,但自從蘋果(Apple)出現後,不再需要自行採購組裝,打開包裝盒,就能得到一台使用者體驗非常好的筆電,「買金融商品也應該如此,應該要簡單到連我阿嬤都聽得懂。」

  經過一年的努力,大慶的明星隊伍已經逐漸成形,沈育德說,他每天都在學習金融產業的知識,思考如何讓搞不懂金融的人,也能享受到好的金融服務,「直到現在,還沒有找到滿意的答案。」可以肯定的是,30 年的老牌券商,已經看到時代的變革,拍拍肩上的灰塵,起身應戰。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娛樂]玩了多年的撲克牌,其實背後是結合工程、歷史、設計的大學問!

  全世界各地的人們都知道撲克牌,也都有和撲克牌打過交道,幾乎每個地方都宣稱撲克牌是自己的發明成果。中國人認為撲克牌最早起源於十二、十三世紀南宋時期傳出的中國的葉子戲(按照四季分為四種類別)。法國人則認為撲克牌是由塔羅牌演變而成,而英國人則表示自己是在所有經過認證的記錄資料中最早提到紙牌遊戲的國家。   現在,大家可能都知道怎樣玩「二十一點」或者是橋牌,但很少有人會靜下心來想一下,一副撲克牌其實是工程學、設計和歷史多方面融合而成的一個奇蹟。撲克牌不僅是一種休閒娛樂時的消遣工具,也是高額賭博和魔術技巧的練習和展示工具,不僅是一種數學概率模型,甚至有時候也會被當作貨幣或者是機密訊息的傳播媒介。   在這個過程中,撲克牌不同起源的獨特之處也展現了出來。撲克牌的名稱、顏色、標誌和設計根據不同的出處以及玩家不同的想法而發生變化。這一張張的圖形卡片不僅僅是玩具,或者是工具,他們更是展現不同習俗的一種文化印記:   有關撲克牌的誕生地一直眾說紛紜,外界也沒有達成一個確定的共識,但就像火藥、茶和瓷器這些發明一樣,幾乎可以肯定的是撲克牌也是起源於東方。國際撲克牌協會(IPCS)主席 Gejus Van Diggele 也表示:「學者們和歷史學家對撲克牌的確切起源存在分歧,但他們普遍認為撲克牌是由東方向西方進行擴散傳播的。」   中國唐朝時期有史料提到了一種紙牌遊戲,雖然這種遊戲更像是現在的多米諾骨牌,但專家認為這是有關紙牌最早的書面記載材料。歐洲 14 世紀末期的一些參考文獻曾提到一種「撒拉遜人(阿拉伯人的古稱)玩的遊戲」突然傳入歐洲,這表明紙牌不是來源於中國,而是來自阿拉伯半島。   此外,還有一種說法是,紙牌最早是由游牧民族從印度帶來的一種能夠預測命運的卡片,為紙牌的起源打上了更為久遠的一個印記。但無論是哪一種起源,應該都是有一定的商業契機促進了紙牌在遙遠的東方與歐洲之間的傳播,與此同時印刷技術的發展也加速了紙牌跨國界的生產和傳播。   在中世紀的歐洲,紙牌遊戲多是與喝酒、賭博還有其他的一些陋習聯繫在一起。由於紙牌遊戲傳播的廣泛性,以及它給當地所帶來的破壞性,當局決定禁止紙牌遊戲。歷史學家 Michael Dummett 在他的《塔羅牌遊戲》一書中提到了巴黎的一項法令,禁止公民在工作日玩紙牌。後來,紙牌遊戲被教會視為異端邪說,傳教士也紛紛遊說,認為「...

[動畫]《航海王》女帝實力多強?一腳把自己從七武海最末,踢進了前三。

  《航海王》中的海賊女帝波雅漢庫克,集實力、美貌與地位為一身的強大女人,前海軍元帥戰國有一句話評價女帝,戰國說「那個女人很強!」   這句話是在頂上戰爭之前,海軍強制召集七武海,女帝終於響應召集的時候,手下傳回總部戰國知道消息後的評價。讓海軍元帥松一口氣,認為是一個很大的援軍或者說戰力,給出這麼高的評價,足以證明女帝的實力!   女帝在頂上戰爭中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的,全程摸魚,抽空就幫路飛……   可是各種特別篇卻無限削弱女帝的實力,女帝在特別篇中的實力可能懸賞都過不了億,單純就是賣賣肉,襯托襯托路飛,讓路飛英雄救美。   特別篇「最強的賞金獵人西德爾」女帝第一集的魅力值和實力都被無限削弱,特別是特別篇的第一集,堂堂七武海竟然淪落到無數次四次落入險境,被路飛搭救,對面只是一幫背著水槍的雜兵,也能抗拒女帝全果的魅力……   本身女帝身為女子之身,也沒有對戰過同等級的強者,再加上特別篇還要拉出來賣肉吸引人氣,所以自然而然很多人就會先入為主的有女帝七武海最弱的想法!   最新劇場版狂熱行動,終於讓女帝火力全開了一次,這才讓觀眾見識到了女帝展現出完整實力有多強……   三番五次的看到路飛被巴雷特打飛,女帝再也忍不了,變身護夫狂魔,實力毫無保留的全開。   而女帝的一腳,成為了影片的亮點,女帝的一腳飛踢,蹬得全身覆蓋了武裝色霸氣龐大身軀的巴雷特殘渣橫飛……   從畫面效果也能看出這一腳威力有多恐怖,如此龐大的巴雷特仿佛被火車撞了一樣。   可惜巴雷特的武裝色霸氣實在太過強大,女帝不能破防,如果沒有武裝色的話,女帝肯定能把巴雷特攔腰踢斷……公公卡普拿山峰練拳法,孫媳婦漢庫克可以拿山峰練腿功。   女帝的實力可以說沒有短板,九蛇的霸氣本就先進,女帝的體術又這麼強大,再配合上與女帝相輔相成的果實能力,你以為女帝是個依靠果實能力的魅惑法師……?其實女帝是個喜歡用體術近戰的暴力分子!   女帝的這一腳,把自己從原本人以為的七武海最末,踢到了七武海靠前的地位。七武海中鷹眼大熊是毫無爭議的前二,這個第三是明哥,還是甚平亦或是女帝,都有可能,誰也排不出來,個人還是覺得女帝可以爭一爭這個第三。至少女帝實力可以排在七武海中上遊了。

[動畫]《一拳超人》第三季動畫的埼玉英雄視覺圖、特報影片、製作團隊和聲優情報公開。

  以 ONE 與村田雄介所創作的超級英雄題材動作漫畫《一拳超人》為原作,第三季電視動畫公開了主角埼玉視覺圖、特報宣傳影片、製作團隊和聲優陣容等情報。   《一拳超人》電視動畫第一季由 MADHOUSE 製作,於 2015 年 10 月開播;第二季改由 J.C.STAFF 製作,於 2019 年 4 月開播。2022 年 8 月宣布動畫第三季製作消息。目前已知第三季店是動畫將與第二季同樣由 J.C.STAFF 擔綱製作。   由 ONE 擔任原作、村田雄介負責作畫的漫畫作品《一拳超人》,描述就職過程中找不到出路的主角「埼玉」,遭遇到要奪走一位少年生命的螃蟹異變人後,回憶起年少年時「想要成為英雄」的想法,於是奮起戰鬥並救下了少年。重拾對於成為英雄的志向後,埼玉苦練了三年、以掉光所有頭髮為代價,化身成毫無弱點的超級英雄,只需一拳便能輕鬆地擊敗怪獸。之後他與弟子傑諾斯一起加入了英雄協會,開始了與眾多英雄對抗各種怪物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