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1.17億個會員、4.5億個獨立裝置,平均每日1.4億小時的觀看時數,把這些數字加乘排列組合,就成了Netflix了解使用者行為最珍貴的數據,也是最強大的武器。但就像Netflix同時擁有科技和內容這兩顆心臟一樣,數據科技只是Netflix能夠走到今天的其中一個原因。如Netflix產品副總裁陶德.葉林(Todd Yellin)所形容:Neflix就像一個雙螺旋,是因為把科技和娛樂創意兩條線給拉緊在一起,才造就了今天的成功。
藉由實地拜訪Netflix位於美國洛杉磯和矽谷的兩大總部,訪談從執行長里德.海斯汀(Reed Hatings),到橫跨Netflix產品、影音科技、消費者洞察、影像演算法、內容傳送、配音、裝置夥伴生態系等,總計超過20位內容與科技相關高階主管和主要人員後,一方面毫不意外地見識到Netflix的技術實力。就像是Netflix如何能乘載單日最高達3.5億小時的驚人觀看量;以及如何確保系統問題都可以在10分鐘內排除,維持99.97%的高可用率等等。
Netflix在全球擁有1.17億會員,每日平均觀看時數超過140億小時,而即使是如漫威潔西卡瓊斯這樣的大作上線,瞬間湧入大量觀看流量,Netflix也必須確保各地區用戶都可以有流暢的觀影體驗。
又或是Netflix影像演算法團隊是如何透過不斷演進的視訊壓縮技術,在維持畫面品質的情況下,以動態最佳化工具,讓同樣4GB大小數據傳輸量的可觀看時數從過去的10小時拉長到現在的26小時。這2.6倍的前進,意味著消費者原本連一系列影集都看不完的數據方案,現在已經可以看完兩套影集還有餘裕。
而另一方面也讓人感受很深的,就是在Netflix藉由科技、數據的力量做出理性決策的背後,其實還有很主觀、直覺、感性的一面做為關鍵的輔助。
就好像今天不論是科技公司或非科技公司,基本上大數據、AI、機器學習等,已經成了人人隨時掛在嘴邊的熱門詞彙,彷彿不談論AI,就等於是被世界淘汰一般。但Netflix談論更多的反而是內容、是創意、是體驗,還有創作者、使用者與夥伴。
就好像Netflix引以為傲的個人化推薦系統背後,當然也少不了要有大數據和機器學習技術,但Netflix消費者洞察副總裁亞卓安.拉努賽(Adrien Lanusse)也說,「數據可以告訴我們會員做了什麼,但沒有告訴我們為什麼,以及是誰這麼做。」
這是為什麼他們一年之中要飛好幾趟,到世界各地親自拜訪上千名會員和非會員,藉此認識消費者的全貌,也找出產生這些數據結果背後的原因,並挖掘出單靠數據無法察覺到的使用者需求。
很多時候,Netflix所做的改變就是來自這些面對面訪談中得到的靈感。如果少了這些質化工作的投入,單憑數據,或許今天的Netflix也不能創造出受各界肯定的使用者體驗。
又或者,今天被視為可以左右串流影音市場未來戰局的「內容」。過去大家總說Netflix是靠數據分析作出精準內容,以此提高內容勝率。但實際上Netflix會告訴你:「我們愛演算法,但更重視創作者的創意。」海斯汀不否認,下賭注在創作者身上有可能會失敗,但他也相信是因此才更有機會實現Netflix發展內容的野心。
這是為什麼不過短短一年多的時間,Netflix好萊塢辦公室的團隊規模已經從800人倍增到1600人,至今Netflix官網上,洛杉磯辦公室還有189個職缺高掛。實際上,幾年前當Netflix位於洛杉磯比佛利山莊的辦公室面臨空間不足問題,需要搬遷時,大可在其他州政府提供的優惠稅率等考量下,將辦公室遷移到其他地區,但最終他們還是為了就近爭取全球頂尖內容產業人才,決定續留洛杉磯。
而Netflix對內容發展的強烈決心也不只是展現在一年80億美元(約合新台幣2400億元),毫不手軟的投資金額上,更是他們對整個內容產業從上游至下游的深度參與,以及想要在這個產業創造改變的野心。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當Netflix對內容產業的滲入程度愈深,嘗試要將本身擅長的數位科技用以改變如傳統製片產業時,Netflix也沒有忘記要將創作者、將內容產製者的需求和感受放在第一順位。而這絕對是Netflix能讓理性與感性的兩端能夠緊密融合的一大關鍵。
事實上,Netflix的好萊塢和矽谷辦公室之間雖然相隔539公里遠,彼此合作卻是非常緊密的。對Netflix內部許多來自工程背景的科技人來說,好萊塢片廠、製片人員對他們可是一點都不陌生。而與其說Netflix是一家跨足內容產業的科技公司,倒不如說科技和內容娛樂都已經成為Netflix的企業DNA,深植在Netflix的血液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