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數據科技之外,是什麼成就了Netflix?


  超過1.17億個會員、4.5億個獨立裝置,平均每日1.4億小時的觀看時數,把這些數字加乘排列組合,就成了Netflix了解使用者行為最珍貴的數據,也是最強大的武器。但就像Netflix同時擁有科技和內容這兩顆心臟一樣,數據科技只是Netflix能夠走到今天的其中一個原因。如Netflix產品副總裁陶德.葉林(Todd Yellin)所形容:Neflix就像一個雙螺旋,是因為把科技和娛樂創意兩條線給拉緊在一起,才造就了今天的成功。

  藉由實地拜訪Netflix位於美國洛杉磯和矽谷的兩大總部,訪談從執行長里德.海斯汀(Reed Hatings),到橫跨Netflix產品、影音科技、消費者洞察、影像演算法、內容傳送、配音、裝置夥伴生態系等,總計超過20位內容與科技相關高階主管和主要人員後,一方面毫不意外地見識到Netflix的技術實力。就像是Netflix如何能乘載單日最高達3.5億小時的驚人觀看量;以及如何確保系統問題都可以在10分鐘內排除,維持99.97%的高可用率等等。

  Netflix在全球擁有1.17億會員,每日平均觀看時數超過140億小時,而即使是如漫威潔西卡瓊斯這樣的大作上線,瞬間湧入大量觀看流量,Netflix也必須確保各地區用戶都可以有流暢的觀影體驗。

  又或是Netflix影像演算法團隊是如何透過不斷演進的視訊壓縮技術,在維持畫面品質的情況下,以動態最佳化工具,讓同樣4GB大小數據傳輸量的可觀看時數從過去的10小時拉長到現在的26小時。這2.6倍的前進,意味著消費者原本連一系列影集都看不完的數據方案,現在已經可以看完兩套影集還有餘裕。

  而另一方面也讓人感受很深的,就是在Netflix藉由科技、數據的力量做出理性決策的背後,其實還有很主觀、直覺、感性的一面做為關鍵的輔助。

  就好像今天不論是科技公司或非科技公司,基本上大數據、AI、機器學習等,已經成了人人隨時掛在嘴邊的熱門詞彙,彷彿不談論AI,就等於是被世界淘汰一般。但Netflix談論更多的反而是內容、是創意、是體驗,還有創作者、使用者與夥伴。

  就好像Netflix引以為傲的個人化推薦系統背後,當然也少不了要有大數據和機器學習技術,但Netflix消費者洞察副總裁亞卓安.拉努賽(Adrien Lanusse)也說,「數據可以告訴我們會員做了什麼,但沒有告訴我們為什麼,以及是誰這麼做。」

  這是為什麼他們一年之中要飛好幾趟,到世界各地親自拜訪上千名會員和非會員,藉此認識消費者的全貌,也找出產生這些數據結果背後的原因,並挖掘出單靠數據無法察覺到的使用者需求。

  很多時候,Netflix所做的改變就是來自這些面對面訪談中得到的靈感。如果少了這些質化工作的投入,單憑數據,或許今天的Netflix也不能創造出受各界肯定的使用者體驗。

  又或者,今天被視為可以左右串流影音市場未來戰局的「內容」。過去大家總說Netflix是靠數據分析作出精準內容,以此提高內容勝率。但實際上Netflix會告訴你:「我們愛演算法,但更重視創作者的創意。」海斯汀不否認,下賭注在創作者身上有可能會失敗,但他也相信是因此才更有機會實現Netflix發展內容的野心。

  這是為什麼不過短短一年多的時間,Netflix好萊塢辦公室的團隊規模已經從800人倍增到1600人,至今Netflix官網上,洛杉磯辦公室還有189個職缺高掛。實際上,幾年前當Netflix位於洛杉磯比佛利山莊的辦公室面臨空間不足問題,需要搬遷時,大可在其他州政府提供的優惠稅率等考量下,將辦公室遷移到其他地區,但最終他們還是為了就近爭取全球頂尖內容產業人才,決定續留洛杉磯。

  而Netflix對內容發展的強烈決心也不只是展現在一年80億美元(約合新台幣2400億元),毫不手軟的投資金額上,更是他們對整個內容產業從上游至下游的深度參與,以及想要在這個產業創造改變的野心。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當Netflix對內容產業的滲入程度愈深,嘗試要將本身擅長的數位科技用以改變如傳統製片產業時,Netflix也沒有忘記要將創作者、將內容產製者的需求和感受放在第一順位。而這絕對是Netflix能讓理性與感性的兩端能夠緊密融合的一大關鍵。

  事實上,Netflix的好萊塢和矽谷辦公室之間雖然相隔539公里遠,彼此合作卻是非常緊密的。對Netflix內部許多來自工程背景的科技人來說,好萊塢片廠、製片人員對他們可是一點都不陌生。而與其說Netflix是一家跨足內容產業的科技公司,倒不如說科技和內容娛樂都已經成為Netflix的企業DNA,深植在Netflix的血液裡頭。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娛樂]玩了多年的撲克牌,其實背後是結合工程、歷史、設計的大學問!

  全世界各地的人們都知道撲克牌,也都有和撲克牌打過交道,幾乎每個地方都宣稱撲克牌是自己的發明成果。中國人認為撲克牌最早起源於十二、十三世紀南宋時期傳出的中國的葉子戲(按照四季分為四種類別)。法國人則認為撲克牌是由塔羅牌演變而成,而英國人則表示自己是在所有經過認證的記錄資料中最早提到紙牌遊戲的國家。   現在,大家可能都知道怎樣玩「二十一點」或者是橋牌,但很少有人會靜下心來想一下,一副撲克牌其實是工程學、設計和歷史多方面融合而成的一個奇蹟。撲克牌不僅是一種休閒娛樂時的消遣工具,也是高額賭博和魔術技巧的練習和展示工具,不僅是一種數學概率模型,甚至有時候也會被當作貨幣或者是機密訊息的傳播媒介。   在這個過程中,撲克牌不同起源的獨特之處也展現了出來。撲克牌的名稱、顏色、標誌和設計根據不同的出處以及玩家不同的想法而發生變化。這一張張的圖形卡片不僅僅是玩具,或者是工具,他們更是展現不同習俗的一種文化印記:   有關撲克牌的誕生地一直眾說紛紜,外界也沒有達成一個確定的共識,但就像火藥、茶和瓷器這些發明一樣,幾乎可以肯定的是撲克牌也是起源於東方。國際撲克牌協會(IPCS)主席 Gejus Van Diggele 也表示:「學者們和歷史學家對撲克牌的確切起源存在分歧,但他們普遍認為撲克牌是由東方向西方進行擴散傳播的。」   中國唐朝時期有史料提到了一種紙牌遊戲,雖然這種遊戲更像是現在的多米諾骨牌,但專家認為這是有關紙牌最早的書面記載材料。歐洲 14 世紀末期的一些參考文獻曾提到一種「撒拉遜人(阿拉伯人的古稱)玩的遊戲」突然傳入歐洲,這表明紙牌不是來源於中國,而是來自阿拉伯半島。   此外,還有一種說法是,紙牌最早是由游牧民族從印度帶來的一種能夠預測命運的卡片,為紙牌的起源打上了更為久遠的一個印記。但無論是哪一種起源,應該都是有一定的商業契機促進了紙牌在遙遠的東方與歐洲之間的傳播,與此同時印刷技術的發展也加速了紙牌跨國界的生產和傳播。   在中世紀的歐洲,紙牌遊戲多是與喝酒、賭博還有其他的一些陋習聯繫在一起。由於紙牌遊戲傳播的廣泛性,以及它給當地所帶來的破壞性,當局決定禁止紙牌遊戲。歷史學家 Michael Dummett 在他的《塔羅牌遊戲》一書中提到了巴黎的一項法令,禁止公民在工作日玩紙牌。後來,紙牌遊戲被教會視為異端邪說,傳教士也紛紛遊說,認為「...

[動畫]《航海王》女帝實力多強?一腳把自己從七武海最末,踢進了前三。

  《航海王》中的海賊女帝波雅漢庫克,集實力、美貌與地位為一身的強大女人,前海軍元帥戰國有一句話評價女帝,戰國說「那個女人很強!」   這句話是在頂上戰爭之前,海軍強制召集七武海,女帝終於響應召集的時候,手下傳回總部戰國知道消息後的評價。讓海軍元帥松一口氣,認為是一個很大的援軍或者說戰力,給出這麼高的評價,足以證明女帝的實力!   女帝在頂上戰爭中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的,全程摸魚,抽空就幫路飛……   可是各種特別篇卻無限削弱女帝的實力,女帝在特別篇中的實力可能懸賞都過不了億,單純就是賣賣肉,襯托襯托路飛,讓路飛英雄救美。   特別篇「最強的賞金獵人西德爾」女帝第一集的魅力值和實力都被無限削弱,特別是特別篇的第一集,堂堂七武海竟然淪落到無數次四次落入險境,被路飛搭救,對面只是一幫背著水槍的雜兵,也能抗拒女帝全果的魅力……   本身女帝身為女子之身,也沒有對戰過同等級的強者,再加上特別篇還要拉出來賣肉吸引人氣,所以自然而然很多人就會先入為主的有女帝七武海最弱的想法!   最新劇場版狂熱行動,終於讓女帝火力全開了一次,這才讓觀眾見識到了女帝展現出完整實力有多強……   三番五次的看到路飛被巴雷特打飛,女帝再也忍不了,變身護夫狂魔,實力毫無保留的全開。   而女帝的一腳,成為了影片的亮點,女帝的一腳飛踢,蹬得全身覆蓋了武裝色霸氣龐大身軀的巴雷特殘渣橫飛……   從畫面效果也能看出這一腳威力有多恐怖,如此龐大的巴雷特仿佛被火車撞了一樣。   可惜巴雷特的武裝色霸氣實在太過強大,女帝不能破防,如果沒有武裝色的話,女帝肯定能把巴雷特攔腰踢斷……公公卡普拿山峰練拳法,孫媳婦漢庫克可以拿山峰練腿功。   女帝的實力可以說沒有短板,九蛇的霸氣本就先進,女帝的體術又這麼強大,再配合上與女帝相輔相成的果實能力,你以為女帝是個依靠果實能力的魅惑法師……?其實女帝是個喜歡用體術近戰的暴力分子!   女帝的這一腳,把自己從原本人以為的七武海最末,踢到了七武海靠前的地位。七武海中鷹眼大熊是毫無爭議的前二,這個第三是明哥,還是甚平亦或是女帝,都有可能,誰也排不出來,個人還是覺得女帝可以爭一爭這個第三。至少女帝實力可以排在七武海中上遊了。

[動畫]《一拳超人》第三季動畫的埼玉英雄視覺圖、特報影片、製作團隊和聲優情報公開。

  以 ONE 與村田雄介所創作的超級英雄題材動作漫畫《一拳超人》為原作,第三季電視動畫公開了主角埼玉視覺圖、特報宣傳影片、製作團隊和聲優陣容等情報。   《一拳超人》電視動畫第一季由 MADHOUSE 製作,於 2015 年 10 月開播;第二季改由 J.C.STAFF 製作,於 2019 年 4 月開播。2022 年 8 月宣布動畫第三季製作消息。目前已知第三季店是動畫將與第二季同樣由 J.C.STAFF 擔綱製作。   由 ONE 擔任原作、村田雄介負責作畫的漫畫作品《一拳超人》,描述就職過程中找不到出路的主角「埼玉」,遭遇到要奪走一位少年生命的螃蟹異變人後,回憶起年少年時「想要成為英雄」的想法,於是奮起戰鬥並救下了少年。重拾對於成為英雄的志向後,埼玉苦練了三年、以掉光所有頭髮為代價,化身成毫無弱點的超級英雄,只需一拳便能輕鬆地擊敗怪獸。之後他與弟子傑諾斯一起加入了英雄協會,開始了與眾多英雄對抗各種怪物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