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行銷]不被看好的世大運,為何能衝到票房破億?


  「當時我只看到世大運LOGO出現在4個地方:工地、垃圾車、罰單、繳費單,這會讓我產生不好的印象。」2016年底,台北市政府籌辦的2017世界大學運動會陸續爆發宣傳影片〈Go Go Bravo台灣有你熊讚〉抄襲,行銷素材混亂,引來運動、設計、行銷界的大力批評,沛肯品牌視覺行銷藝術總監姜漢威就是其中之一。

  然而,隨著品牌形象影片上架,捷運的泳池彩繪車廂吸引民眾打卡分享,台北市長柯文哲和Youtuber合作拍攝宣傳片,一次次的宣傳勾起民眾對世大運的期待,成功拉抬了討論熱潮。

  這些出其不意的行銷方式之所以做得到位,其實是因為幕後有11人組成的「品牌諮詢小組」協助控管品質 ,成員跨足影視、行銷、社群經營的業界專業人士、建築和空間相關的學者專家,與政府攜手合作改造世大運的行銷宣傳策略,稱得上是「逆轉勝」的代表案例。

  加上開幕之後台灣選手屢屢突破世界紀錄的表現,讓賽事的討論熱度達到高點,最終寫下 售票率突破8成的好成績,大幅超越2015光州世大運52% 。

  時間回到2016年9月,「那時剛好遇上梅姬颱風,在家沒事,就在網路上寫了一篇萬言書。」姜漢威在Facebook直指,政府根本就把行銷對象搞錯了方向,運動賽事是要推廣體育,而不是行銷台北這個城市。蓬勃運動事業執行長徐正賢等運動產業人士,也都有點出世大運的問題。但當時距離開幕還有一段時間,台北市青年事務委員會副主委王寶萱認為,「府內外還沒有危機感,也沒有後續動作。」

  直到抄襲風波惹來的大量批評,讓世大運執行長、市府秘書長蘇麗瓊決定成立「世大運品牌諮詢小組」,2016年11月,這個團隊正式成軍。
  
「秘書長問大家世大運能怎麼救?我說:『沒救了!』」姜漢威回憶起品牌諮詢小組首次會議,聽完各局處的介紹後,每個人都傻眼了。

  原本小組成員以為只是進去開會,提供改善意見,卻發現從宣傳影片、平面形象設計、社群行銷、周邊商品等等,部門各自為政,宣傳計畫多頭馬車,完全沒有統一的方向,已經在製作的文宣品也都不到位。更麻煩的是,府方發包給設計廠商時,都已談妥設計和規格,讓「諮詢」變得窒礙難行。

  光是給建議,看來是行不通了。他們打算做得更多一點,開始私下開會,想想究竟能做什麼。這會一開,又開啟了另一個複雜的討論:整個世大運的宣傳,到底哪裡出了問題?
  
  諮詢小組成員初上工,陸陸續續發現許多想要改善的小問題,可能是平面設計稿、影片素材、字卡拼字錯誤、或是志工管理的方法。

  本來,團隊打算針對各個面向一一擊破,但經過多次討論後,卻發現更大的問題: 整個世大運的宣傳計畫,沒有一個主軸,後續的行動方案當然無法連貫。

  眼見世大運開跑只剩10個月的時間,時間匆忙、問題複雜,品牌小組只能加緊腳步開會、討論、決定要做哪些事。「小組花在凝聚共識的時間,不比做事的時間少。」旋轉牧馬創辦人華天灝舉例,光是一個宣傳主軸「捍衛主場」,就是11個人花了9小時才得出的結論。

  沛肯品牌視覺行銷營運總監朱開宇強調,廣告、行銷、包含社群媒體的操作,是他們的專長,因此決定往這個方向努力。姜漢威也說,世大運形象一開始是負50分,若是在開幕前能夠達到零分,就已經是功德一件,假如可以讓它再趕一些進度,變成20分、30 分,那就更好。

  理出工作方法的同時,團隊也為世大運的行銷包裝理出了方向。 第一階段先建立價值,定義世大運對台灣和民眾的價值;第二階段則是確立認同感,喚醒民眾對中華隊和主場概念的支持;最後是催票,鼓勵民眾進場加油。

  「以行銷的角度來看,世大運宣傳的目的就是進場。觀眾進場才是對台灣運動員最大的支持,能培養國人的體育精神和運動習慣,這些都是世大運要為台灣運動產業留下來的文化。」朱開宇表示。

  因為團隊成員來自不同公司,沒有階級之分,每個人的意見都同樣重要,若要用共識決模式,如何「決」就成為一大難題。

  吵架、爭執、意見不合,是一定會發生的事情。台師大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所教授陳美燕表示,最後化解衝突跟矛盾的做法,是根據團隊成員的專長將任務專門化,包含四大領域──影像、數位、平面設計、美學與空間,每個領域由擅長的人負責控管品質。

  如果11人要一起討論每個案子,就得從下午開會到晚上,耗時又耗力,後期就改成專業分工,像是由平面設計出身的成員負責與設計廠商約時間開會,協助決定方向、控管成果。 「我們在乎的是最後的效果。如果每個人什麼都要管,就會變成都在喬事情,倒不如大家限縮各自管轄的範圍,相信彼此的專業,團隊進度才能往前走。」 《不老騎士》導演華天灝表示。

  就拿捷運泳池彩繪車廂來說,是由身為藝術總監的姜漢威負責協助,本來預計4月露出,因為認為品質不夠到位,一路調整延後到7月才問世,經過業界的專家全程緊盯,其他人則放手授權,不僅加速整個團隊的運轉效率,又能確保成果的品質。

  而引爆社群話題的Youtuber宣傳影片,則由林大涵負責控管。他認為, 行銷要做的第一件事要讓人「知道」,最後的目標才是被人「喜歡」。 照道理,世大運的目標客群應該是關心體育的人,但這場國際級賽事好不容易辦在台灣,應該要讓更多不關心體育的人知道。可惜在品牌諮詢小組介入的時間點,早就來不及按照時間安排、一步一步宣傳,先介紹台灣主辦方的理念,再介紹不同選手,他們在不同的學校裡任職或工作……。

  既然無法以傳統的行銷管道來宣傳,就只能延伸出各式各樣的行銷方式,像是捷運列車彩繪,與網紅結合宣傳等等,盡可能營造更大的聲量、被更多人知曉。

  「其實Youtuber不是一開始考慮的選項,」林大涵解釋,到了7月,原本關注世大運的人,或許已經看到〈這次,我們回家比賽〉、〈台北,我的主場〉、〈Taipei in Motion〉等幾支影片,覺得不錯,但一般民眾的認知度還是沒有很高,那時候才下定決心跟Youtuber合作,希望運用柯P的個人影響力,讓大家都看到世大運。

  換句話說, 先讓人知道、建立信賴,最後才有可能促使人行動,這其中,最重要的是塑造期待 ,「如果你抱持期待,然後那個期待沒有讓你失望,你接下來就會變得忠誠。」後面才會行動,也就是買票支持。

  世大運品牌諮詢小組是台灣首次在大型國際活動上,請來業界相關人士組成團隊(而非只參考學界意見),共同合作解決問題。蘇麗瓊觀察,「小組成員能相互傾聽,一起找共識,如果共識還沒出爐就不會散會。」
  
  身在其中的「品牌諮詢小組」展現了一個可能的、新的工作方式,透過熱血創業家和經理人帶頭示範經營和管理力量能夠促成的改變,只要有解決問題的決心,以及溝通合作的能力,再艱難的困境,都有機會打出漂亮的一仗。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娛樂]玩了多年的撲克牌,其實背後是結合工程、歷史、設計的大學問!

  全世界各地的人們都知道撲克牌,也都有和撲克牌打過交道,幾乎每個地方都宣稱撲克牌是自己的發明成果。中國人認為撲克牌最早起源於十二、十三世紀南宋時期傳出的中國的葉子戲(按照四季分為四種類別)。法國人則認為撲克牌是由塔羅牌演變而成,而英國人則表示自己是在所有經過認證的記錄資料中最早提到紙牌遊戲的國家。   現在,大家可能都知道怎樣玩「二十一點」或者是橋牌,但很少有人會靜下心來想一下,一副撲克牌其實是工程學、設計和歷史多方面融合而成的一個奇蹟。撲克牌不僅是一種休閒娛樂時的消遣工具,也是高額賭博和魔術技巧的練習和展示工具,不僅是一種數學概率模型,甚至有時候也會被當作貨幣或者是機密訊息的傳播媒介。   在這個過程中,撲克牌不同起源的獨特之處也展現了出來。撲克牌的名稱、顏色、標誌和設計根據不同的出處以及玩家不同的想法而發生變化。這一張張的圖形卡片不僅僅是玩具,或者是工具,他們更是展現不同習俗的一種文化印記:   有關撲克牌的誕生地一直眾說紛紜,外界也沒有達成一個確定的共識,但就像火藥、茶和瓷器這些發明一樣,幾乎可以肯定的是撲克牌也是起源於東方。國際撲克牌協會(IPCS)主席 Gejus Van Diggele 也表示:「學者們和歷史學家對撲克牌的確切起源存在分歧,但他們普遍認為撲克牌是由東方向西方進行擴散傳播的。」   中國唐朝時期有史料提到了一種紙牌遊戲,雖然這種遊戲更像是現在的多米諾骨牌,但專家認為這是有關紙牌最早的書面記載材料。歐洲 14 世紀末期的一些參考文獻曾提到一種「撒拉遜人(阿拉伯人的古稱)玩的遊戲」突然傳入歐洲,這表明紙牌不是來源於中國,而是來自阿拉伯半島。   此外,還有一種說法是,紙牌最早是由游牧民族從印度帶來的一種能夠預測命運的卡片,為紙牌的起源打上了更為久遠的一個印記。但無論是哪一種起源,應該都是有一定的商業契機促進了紙牌在遙遠的東方與歐洲之間的傳播,與此同時印刷技術的發展也加速了紙牌跨國界的生產和傳播。   在中世紀的歐洲,紙牌遊戲多是與喝酒、賭博還有其他的一些陋習聯繫在一起。由於紙牌遊戲傳播的廣泛性,以及它給當地所帶來的破壞性,當局決定禁止紙牌遊戲。歷史學家 Michael Dummett 在他的《塔羅牌遊戲》一書中提到了巴黎的一項法令,禁止公民在工作日玩紙牌。後來,紙牌遊戲被教會視為異端邪說,傳教士也紛紛遊說,認為「...

[動畫]《航海王》女帝實力多強?一腳把自己從七武海最末,踢進了前三。

  《航海王》中的海賊女帝波雅漢庫克,集實力、美貌與地位為一身的強大女人,前海軍元帥戰國有一句話評價女帝,戰國說「那個女人很強!」   這句話是在頂上戰爭之前,海軍強制召集七武海,女帝終於響應召集的時候,手下傳回總部戰國知道消息後的評價。讓海軍元帥松一口氣,認為是一個很大的援軍或者說戰力,給出這麼高的評價,足以證明女帝的實力!   女帝在頂上戰爭中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的,全程摸魚,抽空就幫路飛……   可是各種特別篇卻無限削弱女帝的實力,女帝在特別篇中的實力可能懸賞都過不了億,單純就是賣賣肉,襯托襯托路飛,讓路飛英雄救美。   特別篇「最強的賞金獵人西德爾」女帝第一集的魅力值和實力都被無限削弱,特別是特別篇的第一集,堂堂七武海竟然淪落到無數次四次落入險境,被路飛搭救,對面只是一幫背著水槍的雜兵,也能抗拒女帝全果的魅力……   本身女帝身為女子之身,也沒有對戰過同等級的強者,再加上特別篇還要拉出來賣肉吸引人氣,所以自然而然很多人就會先入為主的有女帝七武海最弱的想法!   最新劇場版狂熱行動,終於讓女帝火力全開了一次,這才讓觀眾見識到了女帝展現出完整實力有多強……   三番五次的看到路飛被巴雷特打飛,女帝再也忍不了,變身護夫狂魔,實力毫無保留的全開。   而女帝的一腳,成為了影片的亮點,女帝的一腳飛踢,蹬得全身覆蓋了武裝色霸氣龐大身軀的巴雷特殘渣橫飛……   從畫面效果也能看出這一腳威力有多恐怖,如此龐大的巴雷特仿佛被火車撞了一樣。   可惜巴雷特的武裝色霸氣實在太過強大,女帝不能破防,如果沒有武裝色的話,女帝肯定能把巴雷特攔腰踢斷……公公卡普拿山峰練拳法,孫媳婦漢庫克可以拿山峰練腿功。   女帝的實力可以說沒有短板,九蛇的霸氣本就先進,女帝的體術又這麼強大,再配合上與女帝相輔相成的果實能力,你以為女帝是個依靠果實能力的魅惑法師……?其實女帝是個喜歡用體術近戰的暴力分子!   女帝的這一腳,把自己從原本人以為的七武海最末,踢到了七武海靠前的地位。七武海中鷹眼大熊是毫無爭議的前二,這個第三是明哥,還是甚平亦或是女帝,都有可能,誰也排不出來,個人還是覺得女帝可以爭一爭這個第三。至少女帝實力可以排在七武海中上遊了。

[動畫]《一拳超人》第三季動畫的埼玉英雄視覺圖、特報影片、製作團隊和聲優情報公開。

  以 ONE 與村田雄介所創作的超級英雄題材動作漫畫《一拳超人》為原作,第三季電視動畫公開了主角埼玉視覺圖、特報宣傳影片、製作團隊和聲優陣容等情報。   《一拳超人》電視動畫第一季由 MADHOUSE 製作,於 2015 年 10 月開播;第二季改由 J.C.STAFF 製作,於 2019 年 4 月開播。2022 年 8 月宣布動畫第三季製作消息。目前已知第三季店是動畫將與第二季同樣由 J.C.STAFF 擔綱製作。   由 ONE 擔任原作、村田雄介負責作畫的漫畫作品《一拳超人》,描述就職過程中找不到出路的主角「埼玉」,遭遇到要奪走一位少年生命的螃蟹異變人後,回憶起年少年時「想要成為英雄」的想法,於是奮起戰鬥並救下了少年。重拾對於成為英雄的志向後,埼玉苦練了三年、以掉光所有頭髮為代價,化身成毫無弱點的超級英雄,只需一拳便能輕鬆地擊敗怪獸。之後他與弟子傑諾斯一起加入了英雄協會,開始了與眾多英雄對抗各種怪物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