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ndless 是一間上週才正式上線的零售平台,主要販售食物與日用品。雖然分類很廣,但商品相比一般零售超市卻少得多,僅有 115 項。即使預計會在 12 月上衝到 300 項,但相比一般會販售上千、上萬種單品的超市,Brandless 已經算是極簡商店──儘管還是夠滿足消費者初步的日常需求。
Brandless 販賣的商品大致有罐裝食品、果醬、零食、肥皂、牙刷、美妝品,甚至有開瓶器與菜刀,如同品牌名稱,風格其實有點像無印良品,就連商品包裝設計也主打極簡風,同時傾向在包裝上直接呈現原料與功能,而不是品牌行銷。架上銷售的品項也不乏有一些小型商家常有的主張,像是有機,或是非基因改造原料。
Brandless 的創辦人指出,公司的價值是希望能重新審視現有的零售系統。由於現行的零售交易過度強調品牌效應,許多時候人們花的錢並不完全等同於商品價值,也不一定反映出製造成本,而僅僅只是一種「品牌稅」──意指只用來支付品牌本身的附加價值,或是行銷費用。
Brandless 認為,在他們有販售的品類裡,通常人們會因為品牌稅得多支付平均 40% 的錢。某些特定的品類,像是保濕液,更會上衝到 320%,這意味用戶其實只要花大約 3 折的錢,就可以買到同品質的商品。儘管如此,Brandless 強調自己並不是「反品牌」──畢竟他們自己也是一個有特定價值的品牌,只是重點是在「重新塑造市場對品牌的想像」。
如同許多在中國採用類似模式的電商平台,Brandless 找了全美數十間獨家供應商合作,並讓他們直接透過 Brandless 的平台銷售,省下了經銷商的費用,但需要通過 Brandless 的品管檢驗。Brandless 也不開設實體店,以避開店租與人士等額外成本。特別的是,Brandless 採用 3 美元的統一定價──幾乎所有商品都是 3 美元。用戶購買之後,還會寄送報告,告知消費者如果這些商品在一般門市採買,得花上多少錢、同時用戶可以省下多少。透過這種方式,Brandless 已經拿到 5 千萬美元的風投,其中還包括 Google。
實際上像這樣直接從供應鏈的源頭著手,並強調「無品牌」、「平價」、「生產方式透明」的廠商,已經是許多跨行業商家的風格,用來和一些從上世紀就存在的「重工業式」大生產商區別,比如巧克力產業的「Bean to Bar」風潮。服飾業也有走這種路線的商家,像是 2010 成立,主打慢時尚、成本透明的 Everlane。
值得一提的是,Brandless 固定 3 美元的定價,其實在某些品項的日用品或食材也不算便宜。它們希望能消除平均 40% 的「品牌稅」,也因為固定的 3 美元售價,使得「讓利」出來的品牌稅不一定能平均分散到所有商品。為此,Brandless 也坦言仍在努力,比如其實也有少量商品的售價不到 3 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