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odpanda 外送員接單薪資爭議未解,昨(12)日又有約 160 名外送員騎車上街,從敦化南路的平台總部出發,一路以 40 公里速度騎車至民善路的營運處,希望營運高層能親自出面溝通,並強調像這樣的「安全送餐運動」,2 月份會不定期繼續發動,若導致送餐速度變慢,請消費者見諒。
台北市美食外送司機產業工會籌備處發起人陳泓瑞表示,公司雖然推出了改善錢包制度(外送員收取現金可即時沖銷),但仍是關門片面討論決定修改事項,呼籲平台應該建立更直接的溝通管道。
律師陳又新認為,foodpanda 對於「承攬」與「僱傭」的態度過於模稜兩可,如果按照勞動主管機關認定,他們屬於僱傭制,當外送員有薪資疑慮時,就應該啟動勞資糾紛調解,且不能片面修改薪資條件;若屬於承攬制,平台則不該設計讓「拒單率」影響薪資計算方式,「目前方式是在玩兩面手法。」
一名外送員表示,foodpanda 外送員有太多小團體,過去訴求不同、不夠團結,各自有自己的主張,即便表達訴求,聲音也不夠大,希望在台北市美食外送司機產業工會通過審核後,可以跟平台有更好的溝通管道。
對此,foodpanda發聲明回應:「正積極蒐集外送夥伴的意見,並持續優化制度與報酬結構。制度更新包含新增拒單功能、建立即時沖銷系統等,讓外送夥伴更彈性、自主的提供服務。二月亦透過多元的獎勵制度優化整體報酬,包含新增里程獎勵與特定時段加給等獎金制度。」
他們也強調,「外送夥伴的所有訴求,將於後續委員會時與代表人面對面溝通,其他外送夥伴的想法透過現有管道都可傳遞。」
農曆年期間,foodpanda 為了鼓勵外送員上線接單,推出一系列抽獎與薪資獎勵措施,不過在社群媒體上仍有外送員留言表達不滿。近來,亦出現部分餐廳擔心外送員拒單,會等到外送員抵達再開始製作餐點,導致雙方發生衝突。
對 foodpanda 而言,如何快速和外送員達成共識,找回品牌信任感,將是 2020 年最重要課題。